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说话的云
说话的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574
  • 关注人气:1,9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节征文】: 青藤恋瓜(锐博首页选载)

(2007-05-12 02:28:22)
标签:

亲情友情

感悟随笔

家庭

母亲节

征文

分类: 矜漍散文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我的母亲”征文

 【母亲节征文】: <wbr>青藤恋瓜(锐博首页选载)

 

                        青藤恋瓜

                          文/说话的云

 

    母亲,每当我感应到这两个字眼时,我的心就忍不住哆嗦一下,我是害怕啊,稍不留意就会亵渎这两个神圣的字眼。

    母亲今年七十岁,岁月的沧桑早已染白了她的鬓发。她的身体不好,最近几年,每两个月住院治疗一次。今年春节,她说,让孩子们都回来,照个全家福吧。

    当我把洗出来的照片递到母亲手上时,母亲喜不自禁地抚摸着,一个一个念着名字,神情是那样的专注。照片上一共有24个人,背景是我家院子前的土砌围墙,除了父亲,全是她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每一个人都与她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母亲一共生下了七个孩子,四女三男,全部出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孩子间隔年龄两岁之间。起初的时候,家里就象一个幼儿园。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大集体生活,家里每年都超支。母亲用她孱弱的身躯支撑这个家,硬是一个一个把他们养大成人,并且让每一个孩子都念书,念到自己不想念为止。孩子们也很懂事,没有一个不在读书间隙帮助家里干活的。后来,孩子们大多读书出去了,天各一方,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

    能聚到一块儿照一张全家福还真不容易。

    她一个一个念着照片上的名字,每念一个,深深的皱纹里就会填满欣慰的微笑。她喃喃道,都长大了,不容易啊。我看着她的手,有如松树皮,上面爬满青筋。照片上每一个鲜活的影子都会让她嘘唏不已,泛起无边的记忆。当她的手落到三姐身上时,颤抖了一下,眼睛里有了一丝歉疚。我的记忆一下子随着母亲回到了三十年前。

    三十年前,我才七八岁,每天除了上学,还负责给生产队放牛,协助队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每年也能挣好几百个工分。那是秋天的一个黄昏,我随母亲在生产队收割完晚稻后回家。母亲用菜刀剁萝卜,准备晚饭。我拿着课本在母亲的旁边做功课。姨妈家乡突然来了人,说三姐不见了。啊,母亲大惊失色惊呼了一声,丢下菜刀就往外冲。我也扔下课本跟着赶了出去。

    三姐是唯一借出去的孩子。姨妈结婚好几年了,没有生育,硬要母亲过继一个孩子给她。母亲起初不肯,在妹妹的软磨硬缠之下,只好答应了。过继那年,三姐只有三岁,母亲送走她后,足足流了一个多月的眼泪。两年之后,姨妈生了孩子,接着,连生了两胎。姨妈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明显地对三姐有了不公平待遇。三姐慢慢长大了,除了带孩子,还要做很多家务活,根本无心读书。不少话传到母亲耳里,她曾尝试着把三姐要回来,姨妈坚决不同意,母亲只得做罢。

    姨妈家离我家有三十多里山路,我跟着母亲跌跌撞撞赶到姨妈家里,已经到了午夜。母亲第一句话就问,找到了吗?姨父回答是否定。母亲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原来三姐清早出去放牛,牛自个回来了,人却不见了,学校、山上到处找遍了。先是家人找,后来是全生产队的人找,找了一天也没有找到。母亲问清情由后,便发疯似地朝山上跑去,我从姨父手中抢过手电忙跟了出去。

    姨妈家乡是丘陵地貌,绵延几十公里,山上密密麻麻地生长着油茶树和松树。白天找人也不容易,何况漆黑夜晚。我们高一脚、低一脚在山上漫无边际窜,嘴里不停呼唤三姐的名字,直到黎明时分也没有消息。不知道走了多少山路,母亲的声音也喊哑了。当我们来到一处山崖边时,再也没有力气往前走了。母亲心力交瘁地瘫坐在了地上,我跪在山崖边还在喊着三姐的名字。当我们绝望倾听山谷的回音时,突然听到了一个女孩子的哭泣声。循着声音找过去,我们欣喜若狂地发现了三姐,她正坐在崖边的一棵树叉上哭泣着。母亲仿佛注射了兴奋剂,一跃而起,直冲过去。母亲接下三姐时,喜极而泣,人竟昏了过去。

    当我们一起下山来到姨父家后,母亲说什么也要带回三姐。这样,七年之后,三姐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身边。后来,我们问三姐那天的情形,三姐说,每天晚上除了带孩子,还要剁猪草,洗衣服,长期睡不好觉,学习跟不上,早不想读书了。白天,生产队的人找她时,她就拼命往山里跑,后来到了晚上,想回家时,却迷了路。

    母亲常后悔当初把三姐过继出去,没有读到多大的书,最后落在家里务农。这也许是她一生的痛。她的手长久放在三姐头像上。我知道她的心事,忙说,妈,三姐落在农村也许是最快乐的,起码在她回来的日子里,你给了她超过我们更多的关爱。

    母亲把每个孩子都看得很重。父亲是一架永远的运输机,他给每个在外读书、工作的孩子送米、送菜、送衣、送钱,就是孩子们成家立业了也一样。到现在,在每个孩子的家里都可以找到珍藏的,母亲当年亲手缝制的鞋垫和补丁衣。母亲自身、或通过父亲把这种爱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们的身上。俗话说:“只有瓜恋籽,没有籽恋瓜。”我们在母亲无边的关爱中成长和成熟,却少有回报。因为工作奔波,除了节假日,大家少有回家看望母亲。当我们要把她接到城里来安享天伦之乐时,她每每却以不习惯为由强烈反对。我们知道,她是不愿意拖累我们。

    母亲在院子围墙下种了不少蔬菜。每到夏天,围墙上便爬满了青藤,青藤上缀满苦瓜。只要不去采摘,青藤就牢牢抓住苦瓜。即使青藤变黄了,变枯了,还是紧紧牵着瓜儿不放。

    我常常想,母亲就是那青藤,儿女就是那藤蔓上的瓜。即使瓜熟蒂落,瓜儿也少不了青藤地牵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