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与善行的距离
(2009-02-04 18:01:04)
标签:
捐款慈善公益仪式善行杂谈 |
不久前,一个记者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他写过四川贫困生的事,博客上发出去后,有不下千人在博客下面留言,说要捐款。后来真的组织大家捐款的时候,实际只有不到百人认捐了款项。这位记者朋友颇有感触的说,善言和善行,还是有很大差距啊。当然,他也很清楚,没有善言的基础,善行就更难了。
客观来说,我也是个善言远多于善行的人。跟那些并不比我富裕,但仍勤于善行的人,我很惭愧。当然,从道理来说,不管是什么,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是对善言的需要,远远大于对善行的需要。毕竟善言可以减少所有人日常的摩擦,善行改变的只是社会里部分人群的生活状态。所以,我们也无须违反生活常规,刻意地去做善行。
当然,对于参与了一段时间公益活动的我来说,确实在思索,怎么样让那些几乎没有善言的人有善言和善行,这是所有做公益人士的一个目标。如果公益仅仅成了NGO组织的事,那么“公民社会”之类的理想,就只能是口号了。
我参与了一年多的环保公益活动(主要是绿家园、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三家发起的自然大学项目中的“城市乐水行”项目),我也在年初的总结会上提出来,如果志愿者的公益心没有在这个活动里得到提升,这个队伍还是有可能不能很好的壮大。对于那些参与这个公益活动的志愿者来说,他们有了参与善行的愿望,但我们怎么样真正发掘他们的善行,培养出他们的善行习惯来,这个问题包括活动的发起者在内,目前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方式。
在自己搞的另外一个大活动上,一位报社朋友说,他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确实在举火炬的时候,心灵得到了净化。想想,各种宗教里,都有仪式,有隆重的,也有平时的礼拜,都是一种仪式。看来,仪式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确实要远远大于一些平常的言行。
但我们又能用什么样的仪式,来释放出人心里的善言和善行呢?512地震,让我们看到了所有人的善言和善行。我甚至因此认为,大悲才大慈。但这样的大悲,其实不能也不应该平常化的。对很多人来说,无悲痛之事,也能大慈,才是正道。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仪式呢?很多人,包括我,都在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