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苏州常熟市,今年回家过新年时,发现了一些新的风俗。
[孝]寿筵不强调大年初一了。
今年是我外婆80大寿(都是按照虚岁来计算年龄的),我姑妈70大寿(没办酒席),我母亲和我大姨夫60大寿。按照老家以前的规矩,都是年初一办寿筵,因为大年初一才算大一岁啊。由于今年有三位老人要办寿筵,按照长幼有序的规矩,自然,外婆的寿筵还是要放在大年初一的。因此,我母亲和我大姨夫的60大寿筵席,就都只能放在除夕之前了。当然,寿筵的隆重程度还是一贯的,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把七大表姑八大表姨的都给喊来,今年只有直系血亲来喝酒。
今年是我外婆80大寿(都是按照虚岁来计算年龄的),我姑妈70大寿(没办酒席),我母亲和我大姨夫60大寿。按照老家以前的规矩,都是年初一办寿筵,因为大年初一才算大一岁啊。由于今年有三位老人要办寿筵,按照长幼有序的规矩,自然,外婆的寿筵还是要放在大年初一的。因此,我母亲和我大姨夫的60大寿筵席,就都只能放在除夕之前了。当然,寿筵的隆重程度还是一贯的,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把七大表姑八大表姨的都给喊来,今年只有直系血亲来喝酒。
[礼]众姐弟不统统“吃”了。
我小舅妈有8个姐弟,也都已经各自结婚成家了。按照老家以前的习俗,新年里是一定要请客吃饭的,而且都是一家一天(经济情况差一些的,也可以一家一顿)。本来,老家的乡镇企业过年都不放长假,至多有个一周的假期。所以往年我小舅和小舅妈要吃完小舅妈的七个姐弟的请客,都要到大年二十外头去了。
今年,小舅妈娘家惟一的、也是排行老小的弟弟,说这样天天吃,而且菜也都差不多(因为你家有什么菜,别家也不太好没有),既不经济,也比较费时,所以提了个改革建议,今年开始,新年假期里就吃两家,然后每年都是这样去两家吃,一直往后轮,不再一年八个姐弟家都吃了。
这样一来,想来举双手赞成的是小舅妈的年过80的父母了。因为老两口年纪都大了,自己亲生儿女请吃饭,不去吧不合适,去吧,实在吃不了多少,还折腾。
我小舅妈有8个姐弟,也都已经各自结婚成家了。按照老家以前的习俗,新年里是一定要请客吃饭的,而且都是一家一天(经济情况差一些的,也可以一家一顿)。本来,老家的乡镇企业过年都不放长假,至多有个一周的假期。所以往年我小舅和小舅妈要吃完小舅妈的七个姐弟的请客,都要到大年二十外头去了。
今年,小舅妈娘家惟一的、也是排行老小的弟弟,说这样天天吃,而且菜也都差不多(因为你家有什么菜,别家也不太好没有),既不经济,也比较费时,所以提了个改革建议,今年开始,新年假期里就吃两家,然后每年都是这样去两家吃,一直往后轮,不再一年八个姐弟家都吃了。
这样一来,想来举双手赞成的是小舅妈的年过80的父母了。因为老两口年纪都大了,自己亲生儿女请吃饭,不去吧不合适,去吧,实在吃不了多少,还折腾。
[仪]买大件也要放鞭炮了。
邻居大嫂跟我母亲聊天,说到要为在城里工作的女儿买辆新车,还说要放鞭炮。我以为是买了辆小轿车,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听说买摩托车还要放鞭炮的(不像花炮之乡的湖南浏阳,遇事都放鞭炮可以理解)。由于离家久了,跟邻居自然还是有些隔了,也不方便问。结果鞭炮一响,一问,是车子开回来了,不过不是轿车,而是辆女用轻型摩托车。
这,也算是一种新风俗吧。
邻居大嫂跟我母亲聊天,说到要为在城里工作的女儿买辆新车,还说要放鞭炮。我以为是买了辆小轿车,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听说买摩托车还要放鞭炮的(不像花炮之乡的湖南浏阳,遇事都放鞭炮可以理解)。由于离家久了,跟邻居自然还是有些隔了,也不方便问。结果鞭炮一响,一问,是车子开回来了,不过不是轿车,而是辆女用轻型摩托车。
这,也算是一种新风俗吧。
后一篇:给世界500强企业做内训的感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