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概率事件与传媒草根化

(2007-01-24 07:11:51)

在20日的CCTV2《超市大赢家》节目里,看到了已经分别了17年的老家的同学,当然,人家已经为人母,尽管风格仍未大变。惊喜之余,想到了一些之外的问题,看来小概率事件对每个人来说并非遥远,特别是在传媒草根化的时代。


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原本不太容易联系的人,通过类似同学录、MSN这样的东西,相互找到并保持了原本不太可能的密切性。这种改变也催生了所谓“六度人际网络理论”(大意是说任何一个人,只要通过六个层级,就可以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风行。这正好解释了,怎会产生小概率时间的发生。这一理论对媒体而言,是可喜的,原本传播学里定义的受众具有匿名性,随着受众信息的可侦侧性(通过六度人际网络达到)而变得传播效率更高,就像GOOGLE,可以让所有的使用者都可以获得个性化的传播信息。


但这种原本小概率事件演变成必然事件后,传媒业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首先,传媒不在高高在上,否则,我的那个做了主妇的同学,也不会有机会上CCTV;其次,媒体价值不再取决于看到这个节目的内容本身的价值。因为,媒体传播的信息的内涵(可理解为最广泛最容易被受众吸收的信息)越来越小,而外延(可理解为最广泛不容易被受众吸收的信息)越来越大。按照这一趋势,我的同学也只有被我这样跟她有些关联的观众能记住,而这个节目几十万跟我这个同学毫无关系的观众,也许在当天就把她忘了(我也已经记不得同期节目中的其他几个选手的名字了)。


如此看来,小概率事件是因为事件跟自己的关联性小,才称为小概率事件,如果跟自己毫无关联,那么也谈不到小概率事件;那么对传媒来说,草根化的结果是传播信息的内涵越来越小,外延越来越大,媒体核心内容变得越来越小,而媒体价值越来越往外延影响力而不是内容价值发展。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新浪这样没有自己精品内容的门户,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受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