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的两种文化

(2006-11-08 17:31:28)

头一回去成都,去之前,只知道火锅和变脸。尽管听上去是两个不尽相同的东西,但用中国传统来看,却都是文化,因为能像成都人那样爱吃,讲究吃,也就是文化了。去了以后,才知道,火锅和变脸,其实是说给外地人听的,当地人,最引以为豪的,是三星堆和散打评书。这两样东西,才真实是影响目前成都人生活的文化,不过一个是“死”的,一个是“活”的,而且这两种文化,面临的是两种不同的命运。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说“死”的文化——三星堆,在去之前,似乎听说过,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不像对长沙的马王堆,知道是一个遗址,出土了不少好东西。三星堆里有什么,去之前,真是不知。去了以后,才知道,这个遗址里发掘出来的东西,简直令人难于置信,其价值要远远超出西安兵马俑、长沙马王堆的珍宝。其玉器,金箔,都是我们看来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而且,2米的象牙无数,怎么解释。一切都无法解释,因为没有文字纪录。看过三星堆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种疑惑,那些文物,都是真的吗?似乎就因为这个疑问,让成都人放慢了推广这个世界少有奇迹的步伐;使得它,跟晚它好几个世纪的西安兵马俑,长沙马王堆相比,名声相距甚远。但你无可否认,这个“死”的文化,价值巨大,但很遗憾,成都人没把它推广好。

 

还有一个“活”的文化,在成都的大小戏院子里都有,叫散打评书,著名人物是李伯清,当地人称散打评书王,自己还有一个场子,不过因为被重庆重金请去,平时不在成都。因为我们是由部里领导带队去的,人家李伯清大师(在当地人的眼里,他无疑就是大师了)亲自从重庆赶回来,为我们说了好长几段散打评书。当然,大师的表演,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都人喜欢他的理由。这是个“活”的文化,据说推广的不错,全国都有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