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直在做媒体,总在想,国庆和中秋的文章该怎么做。
说国庆中秋大消费,那太常规了,没新意。但说中秋国庆大家都在家里不消费,那不符合事实。想来想去,对于中秋月饼的来路和去向,好象大家还都没怎么说。因为,这两天,在爆堵(跟“爆肚”一个音)的公交车上,看到太多的人,不是一袋,而是两三袋的月饼礼盒往家拿(也可能是晚上拜访亲人或客户)。
按照目前北京人的喜好,我想,一个三口之家,大概消费一盒4-6个月饼的礼盒,也就差不多了,多出来的礼盒,大概也就只能送人了,毕竟还是个人情。往年中秋节前,我好象经常做这样的事,借花献佛,但送谁是个问题。而且,送了人家,还怕被再换个样回送过来,因为没那么亲戚朋友好送。
这样的礼尚往来,自然被认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若想想,为了这一晚,我国的食品行业居然能多产出400亿的产值(往年的数据,可能不是很准确),简直不可思议。而在这400亿后面,是大家的相互倒手(美其名曰馈赠)和浪费。我说浪费,似乎玷污了赠送者的美意。但,我确实一个人吃不了3个甚至4个人的月饼,只能浪费。
国庆节同样如此,我的口袋不足于每年做两次远游。当然,也有真正的白领,足于利用这两个法定长假去周游世界,但我想那毕竟是少数。当然,像我这多数人,也只能利用长假,多半时间休息休息,同时走一走还不算远和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