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越校园纪事(系列连载15)

(2009-04-26 09:28:21)
标签:

文学/原创

杂谈

分类: 文学

北越校园纪事(系列连载15)

 

                           朱志荣

李卫东整天呆在学校游荡,工作一时不能落实。后来经过多方努力,由他硕士导师侯永昌的学生与好友 刘德胜教授出面向学校申请,要求对他继续进行教育,并向校领导作出担保。经过多方的努力,他终于可以和侯刚一起考博。可刘德胜还没有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资格,暂时挂靠在中文系的资深教授、著名的文学史家吴麦园先生的名下做副导师。李卫东经过三个月的复习和考试,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中文系的一名博士生。实际导师是刘德胜,吴老只是挂名。在开学的第一天,刘老师还是带着李卫东和另一位从青海考来的王帅,去见了吴老。吴老年已85岁,还能走动,但身体已经是每况愈下了,时有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李卫东虽然在北越大学已经读书七年,也只是在开学典礼和校庆纪念会上见过他。李卫东过去研究的是古代汉语,而吴老是专攻唐宋诗文,虽然在方向上不太一致,不过,古汉语是古代文学的基础,加上李卫东平日爱好唐宋文学,因而转向不会太难。这次李卫东拜见了吴老,吴老当时才招过两个博士生,看到麾下又添新兵,煞是高兴。考虑到自己年纪已大,吴老说请刘德胜老师作为副导师,帮助照应前面招的两位博士生。

刘德胜本来主攻明清诗文,可是对《红楼梦》也很感兴趣,他经常和同学谈他对《红楼梦》姓名的考证,说薛蟠的“薛”是“孽而无子”。

这次与吴老见面,吴老说的给卫东留下印象做深的话,就是:“看书要注意记下心得,那是你一生的精神财富,不要让它们随着时光流走,到头来一无所有!”看起来是老生常谈,多少年以后,还让卫东感到它的价值。

  

11月份去青岛开会,吴老在二年级的博士生韦德的陪同下,坐飞机去了青岛,李卫东则坐了海船。到了会上以后,看到很多人去拜见吴老,怕他很累,就在第二天去见吴老。

“吴老,您好!”

“李卫东来了,博士生。”吴老的房间里有韦德和另外两个外校的青年人,韦德对另外两人说。大家都以为吴老和李卫东很熟。

“李卫东你好!我刚才正在看你的论文,写得不错!你的导师是谁?”吴老问。

在场的人都楞在那里,李卫东说:“导师是您啊!开学时刘老师带我到您那儿去过。”

“对对对,是有这么回事,我想起来了。你看我这记性。”吴老笑着说,特意握了握他的手,说“既然是我的学生,我还得帮你把论文改一改,说说我的修改意见,临走时给你,你回去再改改!写得不错,写得不错!”

韦德妒忌地瞪了李卫东一眼。

李卫东这篇论文叫《<红楼梦>的意象特点》,吴老除了在上面修改、评点外,又为他加了一段关于抽象意象问题的议论。李卫东在修改稿里把这段也抄了上去。谁知吴老看过第二稿后,又把这段话圈了起来。在旁边批上了“胡说八道”四个字。李卫东感到奇怪,思考了半夜不得其解。几年以后,李卫东回想这件事时,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把这件事说出去,否则给了韦德挑拨的口实,后果将不堪设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