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视觉/图片 |
分类: 江苏影像 |
除了少数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比如西藏,佛教徒始终是素食者。
一般人理解吃斋念佛,都以为是迷信,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佛教为什么主张吃素,也没有更多这样的可能。
佛教几千年的主张,现在已经成了全球性的时尚,这种变化给如今的中国人带来颠覆性的重新思考。这要感谢国人潜意识里的媚外情绪。
据悉,英国有1/6的人口已经或正在考虑成为素食者。美国有1/10的人口加入到素食人群中,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约470万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公布的报告则显示,美国20%的大学生追随素食主义,其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另有55%的美国人外出用餐时会点全素菜肴。美国的素食市场2005年的销售额比2000年增长了64%。据美国市场研究人员预测,到2010年,素食销售额将达到10.7亿美元。而在德国,一家名叫“雷夫莫斯”的素食店目前已经拥有了2500家连锁店,据介绍,该素食店每天的生意都很好。据2000年的一项调查,食素人群占国内人口的比例,法国是1.1%,德国为1.45%,荷兰为4.9%,意大利为3.4%,以米兰为首府的隆巴迪地区更高达18%。据说,香港有200多家素食馆生意兴隆;在台湾,全岛素食者超过200万;加拿大多伦多素食协会的会员5年增加了1倍多。
爱迪生、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泰戈尔、孙中山、戴安娜等古往今来的名人大家,都曾经或最终选择了素食。
美国一家杂志公布过最性感的好莱坞“素食”明星。女星中潘蜜拉·安德森·李、阿什丽·贾德、娜塔丽·波特曼、德鲁·巴里摩尔、阿丽西娅·席尔维斯通、潘妮洛普·克鲁兹和乡村歌后仙妮雅·唐恩,以及男星中的李察·吉尔、伍迪·哈里森、托比·麦奎尔、歌手迈克尔·波顿和“披头士”的保罗·麦卡尼都成为素食者。
热情火辣的西班牙辣椒潘妮洛普·克鲁兹喜好生菜沙拉,所以瘦得十分有理。李察·吉尔则从不杀生,凭借吃素达到清心寡欲,常保青春健康,散发成熟男子的性感。德鲁·巴里摩尔靠着吃素,从胖妞娇娃变成霹雳娇娃。而肥嘟嘟的阿丽西娅·席尔维斯通也是用食素恢复了窈窕身材。
素食,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并自然地与环保联系在一起。有关素食与健康、聪明、瘦身密切关联的道理正在被广泛接受。
有观点认为,现在还是有许多人担心食素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身体抵抗力下降,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事实上,现在的素食是遵循一种多样化的均衡饮食结构,符合最新营养学所推荐的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这就是为什么素食者较少可能患那些诸如心脏病、癌症,以及跟饮食有关的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等疾病的原因。食素者是完全可以获取足够的人体所需的营养,诸如铁和蛋白质。蛋白质并不是只有肉类才有,在足够分量的乳制品、蛋、坚果以及合成食品诸如豆类制品和谷物中也有。事实上要设计一份完全不含有蛋白质的素食也是很困难的。
下面的结论应该说是比较地可以接受的:在新素食主义者看来,素食与环保、动物保护一样,代表着一种“不受污染”的文化品位和现代意识。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聪明、吃出文化,这是新素食主义者追求的目标。
人类在不断发展进步,在越来越多地反思自己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地球,甚至外层空间。保护环境,爱护生命的理念开始转向现实的被关注的问题。为此,回归自然,回归健康,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的饮食观念。于是,天然纯净的素食成为21世纪饮食新潮流。
人们愿意倾听圣雄甘地这样的道理了:“对于我来说,一只小羊羔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珍贵。”
中国人的思考当然地现实一些。人们仅仅对慢性病、肥胖这样难以回避的麻烦表现了不同以往的烦躁不安,这使全民性的理性元素增长得十分缓慢。我曾经在单位里呼吁可以更多介入素食这样的报道领域,但是回应冷淡。
捆绑不成夫妻。过于现实使人在很多大事上表现出麻木和肤浅。今天内人跟我说起媒体对李安的《色戒》评论十分起劲,但是大多属于八卦,而对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则多停留在解读的层面上。想想也是,记者本身很八卦,怎么可能大胆地批评被公认是聪明的姜文呢?当然只能小心翼翼地解读,以掩藏自身智慧的缺陷。
1987年,上海发生过让全国民众避之不及的甲肝,但很快就过去了,2003年,非典扰乱过中国人的心智,但很快就过去了。
喝酒、吃饭,中国大概称雄世界。小小的大闸蟹这么些年来也居然成了时尚,让人不可思议,但阳澄湖确因此而名震天下,京剧《沙家浜》远远赶不上一只大闸蟹对阳澄湖的造化,那是全民的功劳,上海人尤其劳苦功高。我到那儿一圈逛下来,许多话不知如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