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的人与自然

(2006-08-09 08:38:51)

        

    欧洲的人与自然

    深秋。出法兰克福机场大门,扑面而来的是凛冽的寒风和随风飘舞的落叶。举目看去,但见街边屋角、道路中央、树荫绿地满是落叶,或褐色,或金黄,或血红,或浅绿。落叶遇风起舞,时而原地打转,时而冲天飞翔。一不留神,你会被飞来的叶片糊住眼睛。在我的印象中,德国是最有秩序、最整洁的国度之一,何来满天满地的落叶。原来,在欧洲落叶不算垃圾,他们处理落叶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不像国内当作垃圾烧掉,而是由清洁工人用鼓风机,把垃圾吹向街心公园或路旁绿地,任其腐烂,以作肥料。

土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珍贵的资源,不管怎么珍惜都不会过。荷兰大部分土地低于海平面,祖祖辈辈的荷兰人修运河、筑风车,为的是把水排向大西洋以图生存。这是个勤劳而富有智慧的民族,其首都阿姆斯特丹城内,建筑多为十六七世纪先民所建,呈瘦高型,幢与幢挤得很紧,间宽不过三米。据说,当时的国王非常珍惜土地,规定房宽超过三米的要多征税。后来的荷兰人自觉把房子盖得高而窄,以致造成搬家困难,楼顶的滑轮吊钩应运而生,成为荷兰建筑的一大特色。

西欧各国都实行土地轮作制,规定在同一块土地连续种植同一种植物不得超过两年,土地耕作满两年必须休耕一年,不得使用有害肥料和农药。在农村,要么是连片的庄稼,要么是满目绿地,那绿草地便是让土地休养生息。西欧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公路建设十分苛刻,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不损害植被。法国农村一派富足,精巧的农舍,连片的农田,机械化的耕作,显示了其农业的强大实力。法国农村的高速公路,部分是凌空而驾,为的是不影响机械连片耕作。意大利西部连接摩纳哥和法国的高速公路是成本最高的,这一带山丘连绵,公路在隧道与大桥之间穿行,一律钻山而过,未见劈山毁林。有的隧道既浅且短,目的是保护植被。高速公路从意大利向北跨越阿尔卑斯山脉,在有些险峻地段不占溪不挖山,凌空高架而过。

欧洲的人与自然

保护历史文化是西欧各国的共识,他们把那些历史的见证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悉心呵护,引以为荣。比较西欧各大城市,感觉比别的现代化城市矮得多、老得多,这恰恰是他们努力保护历史文化的结果。西欧各国难见现代高楼,不是他们建不起高楼,而是他们不愿去建,因为高楼建设会破坏城市的和谐。阿姆斯特丹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全城有八千多幢建于十六七世纪的建筑保留至今,其中沿运河的“水房”三千多幢。这些保留下来的建筑,有的继续作民宅,有的改造为宾馆,有些经年累月倾斜很严重,政府都努力使它们维持原貌,致使城中斜楼当街,成为阿姆斯特丹一景。意大利威尼斯也如此,每幢楼都是一部历史,城内没有汽车,有的小巷仅可容两人过,消防队员是骑自行车的。在罗马,控制进城车辆,消防车改装成国内昌河面包车大小,可到达任何一条小街小巷。所到几个城市,都保留了十七八世纪的原貌,有的还更早,身临其境,与阅读建筑编年史无异。当然也有建新城的,比如巴黎新城,但离旧城远远的,较好地处理了新与旧的关系。只有德国的法兰克福成为欧洲的金融、航空中心之后,各国大机构云集,高楼见缝插针,新旧建筑杂陈,招来许多指责。这些年来,西欧各国始终没有间断过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整修,大部分维修资金来自民间。

除了阿尔卑斯山脉,西欧多为低丘平原,河流众多,境内主要有莱茵河、多瑙河及其他河流。那里的祖先择水而居,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名城。长期以来,他们把河流视作母亲,倾力保护和珍惜。清澈的塞纳河、多瑙河分别为巴黎、维也那增光添彩。流经古城佛罗伦萨的阿诺河,名气不大却美丽异常。里昂市以纺织业著称于世,现有两千多家纺织厂、四千多家印染厂,但流经市区的索恩河和罗纳河依然清波荡漾。阿姆斯特丹城内多水道,却不见渔船,原来当地政府为维护生态、保护水质,禁止在河道内捕钓。

自然需要以善相待。人类善待自然,目的是求得持续发展。追本溯源,两千五百年前的亚利斯多德苦苦思索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命题,让欧洲人早早地树立了科学的自然观。精华尽管拿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