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用画记录历史的刘琦

(2007-05-25 02:33:41)
标签:

油画

历史

刘琦

王雅清

分类: 评论访谈
他画的就是历史

作者: 王雅清

    了解到刘琦的画是在我的同学吴永强的博客上,吴教授是川大艺术学院的硕导,年轻且有为。多年不见,这个当年独立特行的老同学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当年他和我的另外一个同学喻言是我们年级的风云人物。我的博客上亦有他的链接,喻言穿着长衫,吴永强穿着对襟衫短褂,似乎腰间还系着草绳,一高一矮,一壮一瘦双双对对出现在众人面前。尽展八十年代青年张扬个性风采。如今的吴教授是研究现代艺术的专家,他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见地令我长了很多见识。吴教授评价刘琦的画是:“刘琦的绘画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在梦想中惊厥、在放浪中细腻、在秩序中被放逐的世界。不仅提供了一位艺术家成长的记录,也提供了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人的生存文献。”

    我想我永远写不出这样质感精炼直达本质的文字,但是我按图索骥找到刘琦的博客,在网上搜寻他的作品,深深理解了“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人的生存文献”这一评价的含义。

    我不懂绘画,对于画,我的认识最多到画得好看不好看,像不像的程度。有点汗颜哦。不过,我特别喜欢梵高的画,因为他的画里,喷涌着的是一种生命的痛苦、扭曲的灵魂,以及那种跳动的色彩里的情感力度让我过目难忘。痛苦是一种不可直接面对的东西,但梵高让我明白,痛苦是什么样子。而刘琦的画,则让我知道什么叫发现真相的过程和狂喜。在某种程度上,我从他的绘画中找回了当年看梵高的画的情感体验。

     对现代艺术,我是画盲。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约我去看同事的画展,我看过回来没有一点感觉。那种大块大块的彩色,涂抹出来的是一种静止的效果,我觉得在这样的画里我只看到了技巧,没有看到画家活生生的灵魂和情感,你居然会感觉不到他的心在哪里。对中国山水画,我也不是很喜欢,好的山水画有思想,有情趣,但是那种古典感情离我们今天的生活似乎太远。就像我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对汪增祺的作品推崇备至一样。关注当下,感受生民的痛苦和快乐是我审美的一个基本准则。尽管我一贯主张以出世的心态做人,入世的心态做事,但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属于我们这一时代的那样一种激情。

    刘琦的博客上06年以后的那组画,厚重的白云呈现一种翻滚的效果,我没有想到油画的表现力竟然这样强,白云的翻卷传达给我们很多属于画家的感悟,而白云上方一点点露出真相的红色重心,似乎在用一种蒙太奇式的电影语言告诉读者历史的真实面目,尽管这样的真实是一点点地被呈现出来的。实际上,这种一点一点的呈现给我一种贴身之感。生活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总有许许多多的属于生活的本来面目被遮蔽,我们不断的在发现,不断地被真相震撼,被遮蔽的事实里蕴含了多少属于我们时代的真相呢?真相后面又有多少血淋淋的生命在挣扎?从那一点点从局部到整体的暴露中,我似乎看到了我们一点点走过的每个印记。那越来越大地占据了画面的红色记忆,似乎在述说一种属于记忆的荒诞和不可知,以及荒诞带给我们的震撼。我们生活于那个时代,我们这一代唱着东方红长大的人,曾经以为伟大领袖可以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他的光芒曾经让我们看不到自然的太阳。而如今,这一切都在翻卷的浓云里一点一点地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历史的荒诞还是少年到中年的成熟?我不知道,其实,知道与不知道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我们共同体验过这段历史和这段荒唐,在这样的感悟里,属于多少我们记忆的温馨正在呈现出冷酷真实的一面。

    2000年2005年的那组画里,色彩是撕裂式的夸张,这一组画表现出来的情感向度与2006年以后的画是一致的。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手法,吴教授评价得好,我把他的文章中的一段抄在这里,“在他的画面中,绵密的塑造,浇铸了土地的坚实;纵放的挥写,撕裂了胸口的郁闷;轻柔的笔触,触摸着历史的创痛;厚实的色层,呈现了生命的质感……从他的画前走过,我们默然领悟,什么是感性与理性、浪漫与现实的平衡。”吴教授的语言总是很富表现力,他说尽了这些画作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评画,吴教授是我师。

    刘琦的画作给我们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情感想象空间,他不仅仅是色彩的堆砌,也不是技巧的呈现,实际上,他在画里表现了他的对历史的思考,我们从他的画中,触摸到一个画家活生生的灵魂和情感,而这样的情感,绝对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芸芸众生,所以他是一个令人感动的画家。

该文转自王雅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4841f67d010009p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