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刘培国毕玉奇

(2022-05-25 08:00:33)
标签:

刘培国散文

刘培国的博山

                                    我读刘培国

毕玉奇

 

初读刘培国先生的文章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他在玻璃厂当主任,我在开关厂干冲压工,两厂挨着。每天上午,政工科送到车间一份淄博日报大家传看,上面常有他的名字,“又是刘培国!”工友们嚷嚷 ,“茧赋,写得好!”“写得好?人长得才漂亮呢!”机床后面传来女工们的笑声。后来我见到他,远远地别人指给我看,身材笔挺相貌英俊,带一条深色围巾显得皮肤格外白皙,两手悠闲地袖在口袋里,远远地走过来又远远地走过去。再后来,听说他调到报社干主编了,发表的文章多起来,因了前面的缘故,我特别关注他的讯息,用现在的活说就是他的粉丝了。

和他认识说话是在一次聚会上,春雨初歇花香馥郁,槐树林中的农舍里我们临窗而坐,借了酒劲我向他讨教写作的方法,“没什么,先找到语感,慢慢理顺,心里想的就都扯出来了,关键还是要有思想。”他语调和缓平淡,一点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这之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多了,或者某个场合,或者拜见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也没有就想见面说个话。我遇事爱请他拿个主意,总以为他比我年长,给他打电话发微信他没有不行的时候,“在博山?”“闲着呢!”“马上到!”通电话和发微信他风格一致简单明了,我也学他的样子高兴地回复“马上到”或者“茶候”。

培国先生是全科作家,一段时间不见估不透他又研究起了什么,吃的用的玩的听的看的想的写的画的说的,写全了,谁也想不到去年他又写起了医学方面的事,接连几篇好文章,“半个月了,才写了个初稿。”电话那边他声音嘶哑疲惫,我和他开玩笑“散文写成了论文?”他一本正经“这个题材马虎不得,治病救人的事。”随后哈哈笑了。

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在朋友家的院子里喝酒,胜友佳肴美景盛情,不觉升起了明月,大家谈兴甚浓到深夜,回家我睡不着,临明天打开手机就看到了他描写昨晚的文章,洋洋洒洒近万字,这么快,过后我问起,“回家我也睡不着,索性起来写了再睡,常态。”他说。

和他在一起话不多,瞪两个大眼耐心听你说,看的我心里发毛,生怕说错了什么。我去看他的眼睛,清澈深邃的目光里什么都说了,静默中倒别有一种深层的交流和情致。那次,我们去听一群孩子唱当地童谣,待到他评述时侃侃而谈,古今中外前景起源说的条理清晰头头是道,专家级的水平,在座的起立鼓掌心服口服。我们一块欣赏吴贵泽老师唱歌,歌到动情处培国先生眼圈发红两行热泪簌簌流下,我第一次看到眼前的汉子这般柔情。他不喝酒,但我也偶尔见他有放怀微醉的时候,我扶他走下台阶,眼镜掉在地上,作家有作家的欢乐一定也有烦恼,在他宽厚的胸襟中一定有着常人难有的承受和包容。

朋友们在一块聊,都喜欢读培国的篇章,有人喜欢他知识渊博,有人喜欢他文笔清丽,有人喜欢他真率平实。我却想不出合适的词句表达,总感觉词不尽意,但他笔下的大街,病中的父亲,他自驾出游的那些险历和他的爱犬卢卡都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像我的亲历。有一次和全国各地的文学专家们在一块研讨,专家的评价可谓精当,盛赞培国先生所表现的这种创作热情和学术高度,难怪他的文学创作引起了普遍关注,把他列入全国十位非虚构作家予以研讨。那天我也说了不少,说到了我最爱读的那些文章,他的创作风格和语言特点,他偶尔流露的黑色幽默和意识流,说到了契诃夫狄更斯,叶圣陶贾平凹。散会了,有位专家还和我单独交流,说我们这地方的人话土心不土,当说到培国先生创作特点最重要的一点时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情怀”。还是艾青那句老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培国先生还在写,写家乡写博山,写身边的人和事,过去的现在的,这些人在他笔下都高大了起来,那些事也成了家乡永久的记忆,家乡博山越来越了不起了。

我们感谢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