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货篇)在路上

标签:
杂谈情感 |
分类: 杂货篇 |
某日出门,夕阳下一个人走。那天的太阳好得不似真的,还有海风徐徐。在7月的炎夏傍晚,能披着长发任风吹起,却清凉无汗,这简直就是天下最奢侈的事。影子被拉得老长,本来矮胖的身形顿时窈窕了起来,于是凭空生出无限错觉,错觉导致盲目自信,继而心情暴好。刚巧脚边还落了一片嫩生生机无限的叶子——真是锦上添花,谁说好事不成双。
手机拍了一张,效果当然不够美好。比如那地面,其实是砖红色的,非常美。亏了有叶子帮衬,好歹算是意境取胜。立时发了彩信给两个朋友,好心情当然要一起分享,标题云:夕阳下我的影子和叶子。可久久不见回信,心想,许是漂洋过海的,彩信溺了水也未可知。哪成想,几日之后,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我收到两个朋友的回复,一个是中国移动矜持地发过来的,云:对方的手机接收不了你的彩信,已经转存手机邮箱。才幡然醒悟“爱疯”是收不了彩信的,faint。另外的一条回复,竟人性化得过分,两个对比真是酷烈。也是一条彩信——就是你看到的喽,右上图。也附了一个标题:正午三十八度的阳光下的我的脚和我的娃娃。很感慨,有心人。
照片能托物言志。一双脚在路上,只能不由自主地行走,朝着它膜拜的方向。但大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它膜拜的是什么。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被奉为垮掉一代的代表作,而我记得,他和他的朋友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旅行,没有目的,没有计划,随心所欲,随遇而安,随波逐流,随性而发。但是,凯鲁亚克还是走到了另一个终点,尽管他一直在实验到达终点的路径里哪条最丰满而快乐,可实验却无一幸免地没有成功。在毒品、病痛、性爱以及无序生活的催化作用下,凯鲁亚克大踏步迈向终点站——当他想停下来的时候,已经身不由己,所谓“来不及”。
来不及。最生僻的字眼,最熟稔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