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得进的唐古拉,走不出的西藏!

(2007-06-18 11:15:36)
标签:

西藏

文化

旅行

路书

拉萨

游记

派力奥

自驾游

分类: 走过的地方
    当我再次坐到自己的办公间内,看着2平方米内熟悉的摆设时。我才真的意识到,我回来了,我从西藏回来了!
 
    很多去西藏的人大多都是受了去过的人的蛊惑,西藏如何如何之美,高原如何如何之神秘,动心,行动,回来后继续蛊惑他人。但是我不愿进入这个光怪的循环,我只想讲述我真实的感受,还原一次真实的旅行。
 
    无论你是否相信佛陀,来到西藏的人们总会对被那些虔诚的藏民所感染。在酥油和藏香混合的浓重味道下,加之喇嘛们低沉的诵经声,产生幻觉可能是可以与神最接近的一种方法。在入藏之前,就听说有藏民为了朝圣,会变卖家产带上家里的狗和孩子踏上慢慢的朝圣之路。而当我真的看到那些来朝圣的人们,我产生了一个疑问:
 
    “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朝拜吗?知道自己朝拜的是什么吗?”也许,他们就像我们习惯了朝九晚五一样,也早就习惯了磕着长头面向佛祖,从父亲开始就是这样,父亲的父亲的父亲也是如此。周而复始,没有终结。
 
     走得进的唐古拉,走不出的西藏!
 
     作为一个观光客,我是不可能与当地人讨论信仰问题的,不仅仅是因为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藏民心目中的佛祖是不容我这样的外人亵渎的。但是我的确感觉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因为在拉萨,我真切的意识到在一个曾经长时间政教合一的地域中,人们对于佛祖的崇拜只是物质崇拜的一种表现方式罢了。女尼们潜心佛法期望转世能够成为佛或者男人,穷人们一路长磕只为休得牛羊肥壮或是转世成佛。
 
     那么佛在西藏真是生活中究竟代表着什么呢?从奴隶社会甚至更远的时期,僧人就在西藏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上等人的角色。虽然相对内地人来讲,西藏的物质生活并不算丰富,但是对于可以被主人任意宰杀的奴隶和被贵族剥削着的百姓来讲,僧人是有权力、受尊敬和衣食无忧的。
 
    走得进的唐古拉,走不出的西藏!
 
    从这个角度看,僧人这个社会阶层是从基础的温饱需求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都可以满足的社会阶层,普通百姓和奴隶们都会仰慕向往成为这个阶层的人。人们为了各自的目的屈从于自己对未来(来世)的美好期望,这种强大的力量甚至超过了对于政治和皇权对于人的约束力,我想这便是为什么在西藏很长时间政教是合一的原因吧。
    
    临行前,我粗读了一点西藏学者索甲仁波切所著的《西藏生死之书》(电子版),里面分析了现代都市人生活中的种种困顿的原因,他思路清晰、从容自在、幽默风趣,让我在西藏之行前深感人生之无常,生命之渺小。巧得很,在拉萨误打误撞的碰到了传闻中的古修哪书屋,虽然不在计划之内,但还是进去坐了一个小时。拿了一本《西藏生死之书》,刚巧坐在对面的女孩也在看着本书,发现在看同样的一本书,我们相视一笑便没有了更多言语。更多的交流,还是留在书中吧!建议时间充裕的旅游者可以去拉萨的古修哪书屋看看,在那里的收获不会小于八角街的。
 
    走得进的唐古拉,走不出的西藏!
 
    走得进的唐古拉,走不出的西藏!
 
    我在拉萨留下的足迹很少,除了布达拉宫、色拉寺、八角街、古修哪书屋、矮房子就只剩下我们住的驴宅家庭旅馆了。其实对于拉萨,我的情感非常复杂。对于相对还不发达的西藏,拉萨让我这个城市人感觉到了难得的便利和繁华;但是作为观光者,我由明显感觉到拉萨在被侵蚀着。慢慢的,除了政治、宗教中心意外,它变得什么也不是了。超市、酒吧、特色店,霓虹喧闹,浓重的商业气氛让我仿佛置身于北京的新街口、后海,但是终归还是被酥油味带回到现实当中。
 
    拉萨在我这次短暂的旅行中,处于一个很独特的地位。它是我拜访西藏过程中唯一一座城市,我在这里真正接触到了西藏人。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最长,它与我心中的落差也最大。我眼中的拉萨充满了矛盾:宗教和物质文明、淳朴的人民和奸猾的商人、封闭与开放。。。我看了拉萨满街的川味饭馆、看到了拉萨最高档的楼盘---宏盛二期、还逛了拉萨最大的连锁超市----百益超市,虽然我真心的希望西藏能够发展的更好,但是我更希望拉萨的发展是建立在弘扬藏文化的基础上的。
 
     走得进的唐古拉,走不出的西藏!
 
     我切身感受到的,是一个正在被大汉文化侵蚀的拉萨。街上的年轻人已经很少再穿藏服了,一向以治安好闻名的拉萨,现在也出现了很多的小偷。在与一位唐卡画室的老师傅的攀谈中,他用不熟练的汉语和沮丧的神情,诉说着他对拉萨以及拉萨的年轻人的失望,而我这个旁观者不知道该赞同还是该安慰他。相对于他来说,我最多是个失望的游客,而他。。。一个切身感受着自己的故乡和文化被侵蚀的藏族人,他的落寞应该要更加深刻的多。
 
     在踏上归程的时候,我们拜访了圣湖纳木错。望着海一般辽阔的纳木错,我想只有这千年不变的湖水能坦荡面对这无奈的变迁。
走得进的唐古拉,走不出的西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拉萨随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