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印象
标签:
宗教拉卜楞寺夏河摄影旅游 |
分类: 所见所闻 |
7月26日我们从兰州至夏河全程306公里,行车约4个半小时,夏河县城同寺庙在一起,住下后随藏民绕着拉卜楞寺转经行走,感受当地的气氛。但是这个寺庙如此之大,以至于没走完一圈,就已经累得不行了。据说转一圈6公里呢,
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经历世嘉木样修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拥有经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楼31座,佛宫30院,经轮房500余间,僧舍10,000余间,为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寺院汇集了藏、汉、蒙各族人民的智慧,以精湛的建筑艺术和辉煌的宗教文化而著称。拉卜楞寺内藏有各类经卷6万余册,分全集、哲学、密宗、医药。声明、缀韵、历史、宗教、传记、工巧、数学、诗词12类,成为藏书最多的寺院。
拉卜楞寺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扎仓,藏语意为学院。六大扎仓即六大佛学院:修显宗的闻思学院,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修天文的时轮学院,修医药的医药学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其中,闻思学院为全寺中心,有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正殿悬“慧觉寺”匾额,为清乾隆帝敕赐。正殿11开间,宽l00米,深75米,有柱140,大可合抱,可容4000喇嘛同时念经。殿内挂着各色彩幡,燃酥油灯百余盏,香烟缭绕,一派佛国气象。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拉卜楞寺还有“拉康”18处。“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仓的喇嘛集体念经的聚会之所。其中以寿禧寺规模最大,有6层,高20余米,殿内供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屋顶金龙蟠绕,墙旁银狮雄踞,外观十分宏伟。为世界最大的藏传佛教喇嘛教的高等学府,其严格的入学、教学、考试和毕业制度为藏区培养出了大量宗教人才。
藏民绕着拉卜楞寺转经行走,据说转一圈6公里呢
曾有人说过,转山转水转拉卜愣寺,因为拉卜愣寺有着长达6公里的转经长廊,一排排的转经桶组成了拉卜愣寺的护城墙。清晨和黄昏时分,跟着众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们缓缓走过这条长长的转经道,当指尖触摸经筒的那一瞬间,仓央嘉措的那首有名的诗句就在我脑海中涌现,“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鎏金的屋顶在阳光下闪着的金色光芒,折射出非凡的历史感和恢宏的气势。
这个宏大的寺院历经三百年,先后兴建经堂六座,大小佛殿八十四座。有藏式建筑、有藏汉合壁式建筑。但每一个大殿都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所有经堂和佛殿的内外墙壁上绘有佛教内容的壁画,有制作精美的柱套和绣像。
拉卜楞寺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背依凤山,面对龙山,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地处“金盆养鱼”之地。
在拉卜楞寺最触目惊心的就是藏民对佛虔诚的朝拜场面。他们人就整个站起扑下,站起扑下的叩拜,此起彼伏,敲击着人们的心扉,参观者无不为此场面动容。
第二天早晨6:30天还没全亮,我们到南面小山坡上看日光以极缓慢的速度一缕一缕投射向寺庙,直到整座寺庙都被笼罩,7:00。这时可以去转寺,可以看到各学院的早课,辩经和密宗法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