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探亲纪实-13 美国汽车文化(2)
二、交通法规
1,白天开车必须开车前大灯;刚来时发现汽车大白都开着车前大灯,很奇怪,是忘了关灯了还是汽车有毛病,虽然各州都有略不同的交通法规,但都要求白天开车前大灯。汽车制造商们也就将汽车设计成,一点火前大灯就开了,这对安全行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使别人对汽车行驶着吗有一个明显的判断。特别是对城区小路上的行人和其他汽车是个提醒。
2,夜间开车不开远光灯;夜间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车都不开远光灯,刚来时坐女儿车发现没开远光灯,就提醒她打开远光灯,她讲不能开远光灯,会晃对面开车人的眼睛,影响安全很危险的。开从亚特兰大到芝加哥千里行车过程中,也有几个小时在夜间行车的,都没有开远光灯的。高速公路中间也没有像国内那样修半人多高的隔离墙,来防止对面车的强光。如果强制要求的话,建高速路不知省多少钱,对行人来说也更人性化,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宗旨。

3,执法严格;美国交通警也在路边埋伏,来抓超速的,在城区对违法违规车辆也要贴罚单,执法很严格的,罚起来很重,不服可申请开庭审理,但不可不理会,会影响信誉记录,到影响你的饭碗。不象国内执法有计划、罚款有任务,有熟人就可变通。就形成越执法越乱,有罚有不罚的不合理现象。
4,路口要停车;除了绿灯亮起的路口外,无论大小路口、也不论有无停车标志和划停车线的路口,汽车都要停一下,左右观察一下再通过,没有行人和汽车也停车一下。在国内开车多年,想必国内司机基本没有这个习惯。对人对己都是个好习惯,想想每天上十万因车祸死亡为非正常死亡首位。提高国民素质,养成良好习惯,是任重道远。
5,残泊车位不可占用。遵重残疾人、方便残疾人也体现在交通规定上,美国大小公共场所都有大面积的停车位,它们都把最方便的地方留给了残疾人,离大门近处的几个宽体车位有一个残泊车位标志。不像国内那样留给本单位的领导或重要来宾。也有导向性优先停车标志,如使用混合动力车的节能车泊车位,但决不是内部专属车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