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探亲纪实-13汽车文化(一)

(2009-08-11 11:47:19)
标签:

美国

探亲

纪实

汽车

文化

分类: 随想随说

美国探亲纪实-13 美国汽车文化(1)
   来美二个多月了,8月1-2日又经历了从美国南方城市亚特兰大到北方城市芝加哥,开车近1300公里的长途旅行,对美国汽车文化有些印象;
  一,车让人?人让车
  在美期间有时散步从路口经过,一看有车来就不自觉的停下来避让,这都是在国内养成的习惯,往往是车示意让我们先走。车让人是规矩。美国车让人并不是说行人可以在大马路上大摇大摆、目空无车。在有红绿灯的交通路口都有专门为行人通过的灯。当这个灯显示可以通过了,你便可以从人行横道上过马路。这要是在中国,过马路时没留神,没准就有辆车在你边上来个急煞车。你先是受了车轮子摩擦地面的刺耳声音的惊吓,然后司机一张扭曲的脸探出车窗,“会走道嘛你!找死呀!”一声断喝,吓得你腿肚子朝前。我们都能体会中国大城市过马路的难劲儿。在路口人行横道看着来来往往乱如麻的车流发怵,刚硬着胆子往马路上迈,跟着就有车子按你的喇叭,“发─发─发”,脑仁都疼。
  车子不让人,人们过马路就想着“见缝插针”,在国内人们就很少走人行横道。要过马路,在道边走着、走着,眼睛四下乱看,见着来往车辆少了,撒腿就冲过马路。有点像个“游击战员”,大有狼奔鼠窜之感。一不留神发生了险情,顿时屁滚尿流。在国内人是真的怕车。
  可为什么在中国就是人让车呢?中国人太多。这个理由很充份。你在美国纽约曼哈顿那儿,车子就有点不让人了。不过来往的行人也常不遵守交通规则,要过马路的人太多。在路口,常常是大群的人等不及允许行人走的灯亮,就蜂拥过马路。结果来往的车子只好慢吞吞地在行人的缝隙中穿过,也不敢按喇叭,像些受气包。
  不管怎么说,就算是交通同样拥挤,行人同样特别多,美国的车子也只能扮演“受气包”的角色,而中国的车子就是“大老爷”。是呀,中国穷,有些钱的人才有车。开车人或许就有“大老爷”心态,你说他愿意让行人吗?你还真别把“大老爷”们惹了。没听说国内有过这样的问侯语吗?“出门别让宝马车撞了”。美国富有,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车。富翁们常常不开车,有自己的司机。这开车的人根本不会有“大老爷”劲头。再说了,真要是不小心碰伤个行人,这麻烦就大了。所以当会儿“受气包”也没什么。若是在国内开车出门,看到行人过班马线,要是按美国规矩停车等候,跟在后面的车就会拚命按喇叭。有的车还会迫不及待地从旁边绕过去,根本不把行人放在眼里。
  其实这可以通过加强交通法规教育逐步改正之。但必须强调一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的意识,更确切地说是人权的概念,更为重要。否则再健全的法规也缺乏约束作用。比方说,我开车在路口让行人,我首先是对行人的尊重,甭管他们是什么人,其次才是行人优先的权利。这样一来才能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