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君忆要把自己“煮”成熟
没有一个英雄能够成为神仙。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专家、本土财经畅销书作家成君忆是一个英雄。作为新古典主义管理学派的旗手,成君忆的著作《水煮三国》首开大话式管理学作品的先河,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写出《谁动了我的奶酪》、《水煮三国》、《渔夫与管理学》,不仅连续三年引领国内图书市场的阅读潮流,带动了本土经管图书的创作,产生极大反响。他主张通过研究、整理以及卓有成效的策划和传播,让中国古典的管理文化重新焕发光芒,为当代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冲着这个目标,成君忆要把自己“煮”到底。
无论成君忆“煮”事如何,他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理念,就是被历史检验出来的真理,后人可以反复地无拘束地活用.在四大文明的中国,5000年的雄厚历史给我们缔造了很多的营养,成君忆“煮”了一小部分,更多的部分等待我们重新去认识,去开发,去检验,所以,这个雄厚的历史仓库其实就是一部管理学的发展史。你不再是一个虚假的妄想,从成君忆发家的《水煮三国》到“煮”《西游记》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他说后面还要将《水浒》、《红楼梦》继续来“煮”。
人们对成君忆“煮”出来的财经管理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对中国经典名著来做个重新解读,像成君忆否定对历史巨著传统的理解,提出了“原生态”的管理思想,让员工以创造者的身份投入到工作中去。
成君忆曾经说过,自己因为在写《水煮三国》的时候,承认它的思想价值是值得去怀疑的。可是,我们反过来看,成君忆从这些畅销书中提出的新古典主义管理思想,更值得我们用“功德主义”取代功利主义。
。
出于一种无私的关怀,一种无私的爱,《水煮三国》无疑是大话体管理学作品的开山之作,成君忆打破了管理类图书大多存在生硬、枯燥、教条的问题,给读者一种愉快的阅读文本,成为新财经图书的灵感焦点与出版界的革命思路,可以说,成君忆将古典文学与现当代管理学完成了新的嫁接。他的另类管理学“煮”的很有价值,也很有超越。
从成君忆首选的《水煮三国》《西游记》等完整管理案例来看,书中角色的性格、观念、所处环境、对处理事物态度的不同,形成了我们平常企业中员工团队的不同,并且,从一个近乎大众耳闻目染的历史巨著中轻松地得到现在管理所需要的最终答案,这样愉快的阅读就与原来的财经著作出现迥异了。当我们感叹于古代中国人真了不起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记住了作为第一个尝试这种融合的成君忆。
虽然《水煮三国》出版后,图书市场上出现了《麻辣三国》等多种跟风书。但是这并没有占有成君忆继续“煮”下去的资源,就到现在还没有人敢触及《红楼梦》,虽然刘心武的百家讲坛给成君忆 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槛,但是善于幽默诙谐的成更值得我们期待: 他在思考着中国的历史文化问题的同时,更加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认识,那就是管理学并不是是从西方引入的,管理学也是中国的历史渊源,事实上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一条非常明显的痕迹。中国的历史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历史。
我想把大家的眼光拉回来,我们现在的学者都是很西方的学者,因为他们都是接受过高等西方教育的,无论在本国内学习,还是出国学习,很显然他们都是学习了西方的那一套知识和技术。
当《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的出版让很多专家都大吃一惊,原来《西游记》也具有伟大的管理心理学价值,而且它的成就甚至远远大于现在我们目前在市场上所能见到的所有的管理心理学的作品的总和。足以证明中国在管理学方面的智慧成就是非常博大精深的。
中国管理学在革命颠覆过程中,我们必须用成君忆的《水煮三国》《西游记》等新的标准来“煮”和评定我们自己深厚的历史文化,评价我们的社会,甚至评价我们自己的同胞。用重新接受的方式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智慧,让那妙不可言的智慧在心灵深处绽放出鲜活的生命之花.
前一篇:姚麦侃老子绝对超过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