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袁局的书中提到:
就在在失利的大杨扬不好意思说,聪明的春露不愿意说的时候,孙丹丹和小杨阳率先说话了。
孙丹丹:“无形中,大杨扬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平时的环境给她造成的压力很大,总认为这是我们冲金牌的第一项,很关键”。
小杨阳:“赛前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平时训练的水平这么高,韩国队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中国队老队员不可能再提高水平了,可我们确实练出了这水平,但到了比赛场上自己还是不够自信。比赛没开始前我脉搏一分钟跳了108下,可是大杨扬只有84下,大杨扬说前几天感到紧张,开始比赛却没感觉了,连紧张都没有了。前两轮没比好,决赛时我还是有信心的,但是感到战术很被动,韩国这样我们这样,韩国那样我们那样,没有以我为主,按我们的实力,即使昨天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也有得一拼,可是结果连拼都没拼上。我求胜心太切,有点儿急。大杨扬感觉这么多年都没输过,胜利应该属于自己,平时大杨扬的成绩把我的带上来了,我昨天最后也放开了,我还行,下面的比赛可以放得更开,大杨扬背了包袱我也急,她总是想不辜负这不辜负那,你要想不辜负你自己就行??”(说着,掉眼泪哭起来)
两个运动员的表达各有其特点:孙丹丹年龄稍小,所以认识问题还比较简单;已经参加过两届冬奥会的小杨阳,和大杨扬是非常好的朋友,所以说得有细节有概括,更有理有情,那句话说得好:“总是想不辜负这不辜负那,你要想不辜负你自己就行??”——她知道,少年丧父的大杨扬对自己要求高,好强、较劲、责任感很强,这是她的心理症结之一。
大杨扬(眼泪含在眼睛里):“昨天比赛我没放开,现在一步一步往回想,从预赛到决赛都没有放开,比赛做准备活动时,我自己都奇怪怎么心不跳,怎么没有感觉,要决赛了还感到好像不在比赛场上。与四年前长野奥运会时犯的是一样的毛病,那次是500米,因为那是我的弱项,没比好,大家原谅了我,那次我心里也乱,紧张、空白。”“这次比赛前训练太好了,太自信了!每次世锦赛前都没把握,位置摆得比较低,上场时拼命与对方拼,四年前奥运会也是如此.
王春露:“我们全队、全国人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你还是最好的!”
大杨扬(笑,边擦眼泪边笑):“我刚放下架子,又给我架上了!”
小杨阳:“大杨扬你现在还不如我呢,我奥运会还拿过三次银牌呢,关键你要摆正位置去冲!”
袁伟民:“面子不能太重啊!这也不能丢,那也不能丢,这个比赛怎么比啊!”
王春露:“私心杂念太多,再不丢掉,我们也会超过你了!”
孙丹丹:“别再有私心杂念,别的东西什么也别想了!”
袁伟民:“你们把杨扬当成神了!关公还走麦城呢!这次失利只能说是丢了一次冲击金牌的机会,你们女队下面还有两次机会呢!人要面子,不能不要面子,这是好的表现。但你不能太要面子,任何时候都考虑面子,那就会带来问题,你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很不利的位置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出一点点差错,人人都认为大杨扬该拿,大杨扬自己也认为就该属于我的,一出差错,就完了,连人也不好做了,这样太累了。犯点儿错误没问题,关键是找出原因,尽快解决。”
大杨扬:“有一点我现在还搞不明白,我昨天比赛时为什么一点儿紧张感都没有,找不到感觉!比赛前就没有了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袁伟民:“你天天在想这块金牌该拿,13亿人压在身上,朋友、队友压在身上,不能让大家失望,不会让大家失望,怕丢,怕意外,想入非非,紧张过头了!有的人上台讲话,一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奥运会与世界锦标赛不一样,谁都知道奥运金牌的分量!”
大杨扬:“几天都没睡好觉了,想得太多了!...”
袁伟民是用通过让队友“发言”的方式,增强队伍的团队精神,增加她们的凝聚力,而大杨扬的队友们——她们在国家队已经整整生活了七年了,她们作过精确的统计,七年间她们只有32天没在一起——也在这个时候完全进入了袁伟民希望她们进入、判断她们能够进入,并且实际上在诱导她们进入的“角色”。
我和春露在500米获胜后
我和小杨阳在1000米获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