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在苏州拉开禁烟序幕

标签:
林则徐禁烟苏州序幕 |
分类: 我为书狂 |
林则徐在苏州拉开禁烟序幕
何
http://www.xmnn.cn/dzbk/xmrb/20160410/08.jpg
偶翻孙中旺先生著《终随松柏到冰霜》一书,发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序幕,其实十六年前在苏州就拉开了。对此,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二十岁中举,先赴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旋被福建巡抚张师诚招入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考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和江西、云南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等职。
道光三年(1823年),林则徐升任江苏按察使,衙门设在苏州。此项任命关系重大,几乎可以说决定了林则徐日后的人生走向。苏州乃江南富庶之地,当时城内鸦片泛滥,吸食者不下数万,经销鸦片者也数以千计。在巨大利益驱使下,一些官吏不仅加入吸食者行列,无心办差,而且与鸦片商相勾结,贩卖鸦片,导致官场、社会乌烟瘴气。一天,爱好微服私访的林则徐换上便衣,悄悄跑到著名的南浩街,发现了许多大烟馆,每爿烟馆都挤满了吞云吐雾的瘾君子。林则徐非常痛心,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道:“苏州之南濠……近来各种货物销路皆疲。凡二三十年以前,某货约有万金交易者,今只剩得半之数。问其一半售于何货物,则一言以蔽之:鸦片而已矣。”在这道奏折中,林则徐以苏州为例,深刻阐述了鸦片对国计民生的严重危害,请求道光皇帝颁旨,在全国范围内禁烟。
林则徐率先在苏州开展禁烟运动,他在《云左山房文钞》中留下了关于禁烟活动的具体文字记载:“吴中有不治之症二:在官曰疲,在民曰奢。即如游手好闲之民,本业不恒,日用无节,包揽伎船,开设烟馆,耍结胥役,把持地方。渐渍既非一朝,剪除势难净尽,惟有将积地有名之棍,密访严拿,期于闾阎稍靖。而此辈窥伺甚工,趋避甚巧,一人耳目,断不能周,要在州县官实力奉行,以安良除莠乃有实际耳!”他立说立行,严厉惩处了一批包揽妓船、开设烟馆、勾结胥吏、把持地方的地痞、流氓、奸商、污吏,使苏州的鸦片危害得以遏制,受到民众的广泛赞誉。《终随松柏到冰霜》一书的作者孙中旺先生是苏州人,据他在书中说:“至今在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和石路商业区都有林则徐禁烟的纪念物,在观前街附近的小公园至今还屹立着一块民国年间的‘林公则徐纪念碑’,而在石路的南浩街也有林则徐禁烟的雕塑。”史料记载,观前街附近北局小公园内“林公则徐纪念碑”是1930年6月吴县拒毒同志会镌立的。
林则徐在苏州的禁烟行动,得到道光皇帝赞赏,被先后提拔为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道光十二年(1832年),林则徐调任江苏巡抚,再次回到阔别九年的苏州任职。他为巡抚衙门听事厅题写了著名的联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此后的五年中,他胸怀坦荡,清廉做官,为当地百姓办了许多好事。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则徐升任湖广总督,继续大力推行禁烟运动,并上奏道光皇帝,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指出,如听任鸦片泛滥,则“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皇帝受到触动,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输入,虎门销烟237万斤,史称“虎门销烟”。后被诬陷革职,充军新疆伊犁。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则徐被重新起用为陕西巡抚,擢云贵总督。道光三十年(1850年),76岁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病逝于赴广西途中。
“虎门销烟”使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但他禁烟的最初一笔却是在苏州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