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何况
何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429
  • 关注人气:8,6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两岸专家解读老子哲学

(2011-06-08 17:45:18)
标签:

老子

专家

两岸

解读

文化

分类: 好书迷眼

听两岸专家解读老子哲学

 

 

65收到厦门筼筜书院发来的短信:敬邀阁下今晚1930光临筼筜书院“老子文化”主题论坛。“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两岸三地道家文化研究的最权威专家陈鼓应、冯达文、刘笑敢、詹石窗将从“不争”说起,带领我们走进老子的哲学世界。

为什么要从“不争”说起呢?这是因为,厦门刚投入使用的一座社区公园被命名为“不争”公园,引起许多市民的好奇和议论。这“不争”二字,源于老子《道德经》最后的叮咛:“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厦门“不争”公园占地面积2.67万平方米,由老子文化区、社区生活区和讲古文化区围合而成,其中老子文化区以老子雕塑为背景,通过“老子出关”铜雕和八十一章《道德经》的展示,彰显老子的文化精髓。据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笑敢考证,截止目前,厦门“不争”公园是全世界第一座也是惟一一座老子文化主题公园。正因为如此,厦门相关部门借公园落成之机,邀请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前来“论道”,为民众解读和普及老子哲学的智慧。

当晚,我和几位朋友结伴来到闹中取静的筼筜书院,听专家解读玄奥的老子哲学。我发现,到的人真不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济济一堂,其中还有不少官员。在经济发达的厦门居然有这么多对老子感兴趣的人,的确出乎我的意料。

根据论坛主办者的安排,四位专家分别用20分钟阐述自己的主要观点。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笑敢直言,他是被厦门“不争”公园吸引来的。他开玩笑说,厦门“不争”,却在不经意间得了个世界第一。他由此指出,老子讲“辅万物之自然”,这个“辅”字大有学问,既不是强迫命令、干涉控制,也不是宠溺庇护、越俎代庖,更不是放任自流、不负责任,而是为万物提供自然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他笑着说,如果把“万物”解释成一切生存个体的话,那么圣人辅万物之自然就是现代最理想的领导方式,也是最高艺术。

台湾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陈鼓应认为,把老子的思想视作消极、厌世,是对老子的误解。他强调,老子的思想总是两两相对、动静相连、虚实相涵、有无相生的,所以老子说“生而不为,为而不恃”,又说“功成而不有”、“为而不争”。老子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安宁。“不争”,并不是让人无动于衷、无所作为,而是劝人们凡事要顺其自然,不要一味的强取豪夺。他说,人世间的觉者都懂得“为而不争”的道理,他们默默的为他人奉献而不求回报,与他人没有任何纷争,对社会与自然没有任何索取,最终结果却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冯达文则说,中国知识精英的心理建构是儒与道的整合,儒家强调的是入世的担当,而道家则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懂得放下一些东西。没有道家的舍得,成就不了儒家的大爱;而没有儒家的爱心,也成就不了道家的境界。因此,他提出: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四川老子学院院长詹石窗则强调了道家智慧的现实意义,他希望上班族每天静默五分钟,这对心灵的平静很有好处。刘笑敢接话说,应该追求游刃有余的人生,那种一生拼搏、一生奋斗的人生不是理想的人生。他说:大家都努力,这个社会不理想;天天都努力,人生不理想。

在四位学者中,我对陈鼓应的名字最熟悉,所以讲座结束后,我请他在湖北版的《大中华文库:老子》上签名留念,此书是他作的今译。他似乎没见过这个版本,一直问我在哪买的。现在想来有些后悔,当时我应该把书送给他,说不定能换来他更多的签名本呢。

回家途中,我突然想起止庵评论《老子》的话:“前些时尝对爱好汉学的外国朋友说,你们总以为《老子》有多玄虚,仿佛是所谓‘东方神秘’的代表,乃是被开头那几句‘道可道,非常道’的话给唬住了,其实这在《老子》中并不打紧,这本是一部讲阴谋的书,处处显出残酷,以治国御民论,是权术;以为人处世论,则是手腕也。”是也?非也?各位自己判断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