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是一个梦
(2009-11-19 08:42:04)
标签:
九寨沟旅游 |
分类: 游荡四方 |
九寨沟是一个梦
秋进九寨沟,我仿佛做了一个梦。若非亲眼所见,我不敢相信,人间竟有这般美妙的仙境!
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旧称南坪县)境内的九寨沟风景区,因其山沟谷地里散居着盘信、彭布、故洼、盘亚、则查洼、黑角寨、树正、荷叶、扎如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沟内藏族的祖先本是生活在甘肃玛曲一带的俄洛部落,原属党项羌弥药支,后被吐蕃臣服。唐初吐蕃东征时,松赞干布以其为先锋,占领松州(松潘)后将其留驻当地,其中居于白河畔的俄洛部与白马部结成联盟,其后代即为九寨沟中9个寨子的藏民。他们在这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几乎与外界隔绝。导游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曾有意将九寨沟划归甘肃管辖,但甘肃却因九寨沟地僻人稀而坚辞不受。那个时候,甘肃人不会想到,他们拱手相让的是一个聚宝盆!现在想来,正是因为九寨沟地僻人稀,没有过早开发,才使这片净土得以留存。
我们来到九寨沟的时候,漫山红叶差不多已经落尽了,但九寨沟的水依然清纯洁净,晶莹剔透,色彩丰富。都说九寨沟兼具湖泊、瀑布、雪山、森林之美,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驰名中外,但水是九寨沟的灵魂。有意思的是,明明是高原湖泊,当地藏民却唤作“海子”。把“海子”解释为“大海的儿子或子孙”显然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海子,方言,湖泊。”把湖泊称作“海子”的民族,不论是匈奴族、藏族、蒙古族,都是游牧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言说传统。
九寨沟从海拔1800米的沟口到海拔3000多米的沟顶, 阶梯般分布着100多个大小不等的“海子”。这些海子依岩环树,大多深可见底。导游介绍说,九寨沟的水含有大量的碳酸钙质, 湖底、湖堤均系乳白色的碳酸钙形成的结晶体, 来自雪山融水、森林流泉的活水本就异常洁净, 再加上梯湖的层层过滤, 水色自然清澈如镜, 其能见度一般可达一二十米深。湖中水藻繁生, 湖底色彩斑斓的沉积石在阳光照射下, 呈现出蓝、黄、橙、绿等色彩, 绚丽夺目。湛蓝的天空, 银白的雪峰, 翠绿的森林, 一齐倒映湖水之中, 美若天上宫阙,不愧为“天下第一水”。
对照湖泊分类学的说法,九寨沟的海子多属堰塞湖。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者火山熔岩阻塞等原因而形成的湖泊。九寨沟最具代表性的堰塞湖是树正群海。树正群海集中着40多个大大小小的海子,大的数平方公里,小的约半米见方,首尾相连,逶迤几公里,其中的卧龙湖, 又称藏龙湖, 湖心有一条乳黄色的碳酸钙质堤埂,仿佛长龙横卧湖底。掠过湖面的山凤漾起粼粼碧波,长龙摇头摆尾,呼之欲出。我们注意到,在许多钙质堤埂上,苔草和杂树丛生,流水穿行其中,舞动着杂树长长的红色根须。同伴中有对养生颇有研究者,据他说,这水中的红色根须具有壮阳之功效。某人听后跃跃欲试,但终不敢下水偷采。
五花海和五彩池是九寨沟最为神奇的海子。当地藏民说,五花海是神海,它的水洒向哪里,哪里就花繁林茂。五花海和五彩池中生长着水绵、轮藻等水生植物和芦苇、节节草、水灯芯等草本植物。我们游这两个海子的那天出了多日不见的太阳,含碳酸钙质的池水与含不同叶绿素的水生群落在阳光作用下,幻化出缤纷色彩,一团团、一块块,有的水色蔚蓝, 有的水色浅绿, 有的水色绛黄, 有的水色金红,有的水色淡紫,有的水色青黑……再加上四周的山坡呈现出一片绚丽的秋色,赤橙黄绿倒映池中,一片色彩斑斓,与水下沉木、植物相互点染,仿佛大自然的所有绚丽之色都融于一湖之中。同行的两位女士像看久别的情人一样痴迷地凝望着眼前这流溢着五彩花朵的奇景,久久不愿离去。
长海是九寨沟最大、海拔最高的海子。它长7公里, 宽约1公里, 海拔3000多米。导游说,它的最深处有80多米,平均水深40多米,是九寨沟所有水体的“母亲海”。我们从景区的游览车上下来,第一次感觉到高原反应,呼吸有些困难,但原地站了一会就消失了。睁大眼睛四面旋看,四周的山峰被积雪覆盖,原始森林从雪山一直伸展到湖畔,使湖水显得格外深碧。处子般静谧的湖面倒映出雪山, 雪山映衬着彩叶,美不胜言。我们不停地拍照,湖景也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事后发现,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和角度,我们居然拍出了大异其趣的照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观赏海中倒影是九寨之游的亮点之一。最妙的倒影在镜海。镜海的湖面呈狭长形,长约1公里,两侧是雄伟挺拔的山峰,秋色染林,仿佛有一枝神奇的画笔,恣意将绛红、桃红、暗紫、墨绿、碧绿、鹅黄涂抹在山上。这一切都被水波不兴、清澈如洗的镜海毫不失真地复制到水下。严重恐高的我坐游览车经过时,以为眼前是万丈深渊,双手本能地抓紧扶手,心虚虚地闭上了眼睛。漫步岸边,但见几株倒伏在水中的古树, 或半浮半沉, 或只露出一段梢头, 那冒出水面的部分, 用它们的腐殖质养活着茸茸青草或几株嫩黄的水柳, 成为海子中天然的盆景、小岛、浮桥。一阵微风拂来, 镜海如同一匹揉皱的锦缎,水波轻漾, 湖中的山、云、树一起晃动, 仿佛一切静物顿时都活了过来。我看着看着,突然又有了如临深渊的感觉,落荒而逃。
熊猫海与箭竹海是一对姊妹海。箭竹是大熊猫喜食的食物,箭竹海湖岸四周广有生长,因而得名。箭竹海湖面开阔而绵长,水色碧蓝。倒影历历,直叫人分不清究竟是山入水中还是水浸山上。箭竹海下坡不远处便是熊猫海。大熊猫被视为吉祥之物,深得九寨沟藏民的钟爱。据说九寨沟的大熊猫最喜欢来这里游荡、喝水、觅食,因此这一片海子被叫做熊猫海。临水一颗浑圆的大白石上, 有几圈天然形成的黑色斑纹, 像极了憨态可掬的熊猫。藏胞说这是熊猫常到海边饮水印下的痕迹。海边岩壁纹理奇特,倒映水中,造就一片梦幻般的迷离景象。
九寨沟的100多个海子各呈其妙。芦苇海,全长2.2公里,是一个半沼泽形态的湖泊,海中芦苇丛生,一股水色翠绿的清流从成片的芦苇中蜿蜓流过。已是深秋时节,芦苇一色金黄,如黄金盘上的一道翡翠,芦花飘飞湖中,满湖飞白。火花海,水色深蓝,在阳光照耀下,水面似有火花不断闪烁,蔚为奇观。在芦苇海之上、火花海叠瀑群之下是双龙海,海中有两条生物钙华礁堤,就像藏于海底的两条蛟龙,顾盼生风,随时要飞入苍穹。盆景滩布满了白杨、杜鹃、松柏、柳树,水在滩上林间流过,滩中的树木风姿飘逸,千姿百态,水色碧莹,如翡翠花盆,整个景色如一座巨大的盆景。犀牛海是九寨沟中景色变化最多的海子之一,它水域开阔,北岸的尽头是生意盎然的芦苇丛,南岸的出口既有树林,又有银瀑,中间一大片是蓝得醉人的湖面,清晨的云雾倒影,阳光下的蓝天白云倒影,以及岸边亮丽多姿的彩叶倒影,彻底征服了我们……
九寨沟的水全都是雪山、森林的活水流泉,从雪山和森林间涌流的山泉,晶莹剔透,汇成一个个湖泊。由于其河谷地形呈台阶状, 溪水穿林过滩,坠入下一梯湖,湖与湖之间便形成了许多飞瀑。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曾出现在电视剧《西游记》片尾的珍珠滩瀑布。其上是一片坡度平缓、布满了各种灌木丛的浅滩,浅滩上到处是坑洞,沿坡而下的激流在坑洞中撞击,溅起一片片滚动跳跃如珍珠的水花。迅猛的激流在宽约 160米的斜滩前行200米,跌落在深谷之中,形成了宽200米、落差最大达40米的珍珠滩瀑布。瀑布冲进谷底,吼声如雷,卷起千堆浪花,向东狂奔而去。这道激流水色碧绛泛白,是九寨沟所有激流中水色最美,水势最猛,水声最大的一段。激流一路跳跃,便不断有瀑布撞入游人的视线。这些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有声有色, 与众多的海子动静结合, 形影变幻, 再加上彩叶、红果杂揉在林丛中,倒映在湖水上,构成了一幅流动的油画,达到了至美之境,令人叹为观止,留连忘返。
我知道,凭我的笔力,用再多的文字也写不出九寨沟真正的美。九寨沟的美或许可画,但不可写,因为再华丽的词藻在九寨沟的自然之美面前都显得苍白。对我而言,它就是一个梦,分明身临其境,却又虚幻如远古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