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知识分子看家狗丧家狗 |
分类: 直言不讳 |
“丧家狗”与“看家狗”
教人做“良民”的儒家经典《论语》突然火了起来,让我这等愚人猝不及防。恰在这个时候,著有《花间一壶酒》的李零教授适时推出了他的大作《丧家狗——我读<论语>》,力图还孔老夫子予本来面目。
按照我的想法,反孔派可能会找李零教授“算帐”,而尊孔派则肯定会为李零教授鼓掌欢呼,因为在李零教授的书里,孔子被描绘成一个“怀抱理想”的好人。谁料一拥而上“围攻”李零教授的恰恰是尊孔派的人。他们的理由是,李零教授咒骂孔圣人是“丧家狗”。
这些吃尊孔饭的人,实在够混帐的。
据清华大学教授秦晖说,“丧家狗”这个词本身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在内的许多史籍,是别人说孔子不得志,总失败,并无恶意,孔子自己也认可这个说法。因此,李零教授在书里说,任何怀抱理想,不满现实世界的人,都是“丧家狗”。如果说这是糟蹋孔子,那真是让我们无话可说。
历史上的孔子应该算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近代思想家如美国的萨义德、俄国的别尔嘉耶夫、法国的布迪厄等都普遍认为,所谓的“知识分子”,就是以社会良心自居,价值观远离主流,批判现实,愤世嫉俗,孤独寂寞的那些人。因此,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是甘为“丧家狗”,而坚决拒绝做“看家狗”的。在这个意义上称孔子为“丧家狗”,把他尊为“知识分子”的代表,未免有些过誉,哪里还有咒骂的意思呢?
这件事倒是给我提了个醒,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不少是甘当“看家狗”而拒绝做“丧家狗”的。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授、专家挤破头去做“官”了。
都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如果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都不甘居边缘,挖空心思去与主流合谋,放弃对社会的批判,然后还振振有词地奢谈什么“社会良心”,未免有些无耻!这种无耻之人,不仅不配成为“社会良心”,甚至不配称为“知识分子”。
一个“知识分子”都不愿做“丧家狗”的社会是堕落的没有希望的社会,一种鼓励“知识分子”争当“看家狗”的机制是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机制。如果像号称汉代“儒宗”的叔孙通那样曲学阿世,谄媚暴政,不断改换门庭,“所事者且十主”,还能“皆面谀以得亲贵”,那么,“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物种”也该像恐龙一样灭绝了!
强烈呼吁我所尊敬的“知识分子”们拒当“识时务”的“看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