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朋友们的著作 |
分类: 好书迷眼 |
朋友们的著作
近段时间,陆陆续续收到朋友们惠赠的大作,满心欢喜,忍不住拿来展览一下:
1、《卑微者之歌》,诗集,老皮著,远方出版社
很早以前就在许多与文学有关的场合见过这位留着一副上好络腮胡的雄性诗人,但收到他的签名著作还是第一次。这部厚达410页的诗集收有作者的220首诗作、两篇访谈录和多篇朋友们解读作者的文章。拜读之后,我对老皮的诗和老皮这个人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开药房的男人,“在最阳痿的下午/保持伟哥的坐姿/将手搭在一个女人白嫩的手上/俯视脉象
2、《亲爱的情诗》,诗集,黑枣著,海风出版社
这个晚上九点之前必须回家的“长不大的男人”,经营着一家书店,守着爱人和孩子,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写着缠缠绵绵的情诗。到深圳参加第19届青春诗会是他迄今出过的惟一一趟远门。他在那个叫角美的闽南小镇“像诗一样生活着”,对外面纷扰的世界不闻不问。这样的诗人真的少见,所以不能不多怪:他靠什么坚持着心灵的清洁?面对诱惑他从未有过挣扎吗?
3、《香巴拉的背影》,散文集,张鸿著,花城出版社
此前读过作者的另一本散文集《指尖上的复调》,印象颇深。眼下这本集子是工作在广州的作者前后八次游走云南的专题印象记。作者说:“抒情多于神秘,发明多于发现,无多于有,美多于真。于我而言,用头脑行走于天地间,用眼睛观察真实的人文,那一个境界才是我的‘香巴拉’。我珍惜我的拥有。”香巴拉是藏经中所言及的理想王国,而由此衍生的“香格里拉”成为惟一一个只有引申义而没有本义的词汇。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香巴拉”,作者背着行囊,独自一人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越走越深,越辽远,越寂静,越饱满”。旅途中遭遇的人和事,让作者铭记和感恩。
4、《在一起》,散文集,梧桐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有人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告诉我,梧桐是厦门写八百字文的高手。当时我似乎还有些不服气。读完这个集子,感觉那位老兄不愧是阅文无数的好编辑。收在这个集子里的短文,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智慧。文中弥漫的时尚元素,更是我所不能及的。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这个拥有自己公司的精怪女子,在不断经历着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之后,哪来这份用文字经营内心“秘密花园”的闲情逸致?
5、《似水年华》,小说集,陈惠国、蔡友谋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在石狮工作的惠国曾是福建文坛的一颗新星,后来由于生活的变故,突然从朋友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在失去联系许多年之后,忽然收到这份礼物,内心的欣喜是不言而喻的。评论家汪义生这样评价这部小说集:“作者善于驾驭小说这一体裁,十多篇小说篇篇精彩,故事一波三折地推进,情节扑朔迷离,悬念迭起,矛盾冲突每每达到白热化。”的确,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惊险刺激,引人入胜。同时,对人生的思索、对人性的透视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祝贺老朋友!
6、《爱做泉州“狼”》,散文集,郁玫著,北方文艺出版社
作者是我未曾谋面的博友。因为经常在博客上走动,所以有些文章以前就读过,现在再读便有一种老友重逢般的亲切感。作者语言朴素,文风简洁,注重写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不作无病呻吟之态,颇为难得。这种草根文字,比起某些应付约稿的所谓名家散文要有价值得多。
读朋友的书,每有会心之笑,真是人生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