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金周是谁的黄金周?

(2007-05-03 23:36:40)
标签:

感悟随笔

休假方式

改革

分类: 直言不讳
 

黄金周是谁的黄金周?

 黄金周是谁的黄金周?

 

据报道,针对“黄金周”制度引发的劳动者休息权失衡现象,一些专家学者日前再次义正辞言地发问:黄金周是谁的黄金周?

 

初看上去,这是个伪问题:“黄金周”是全国统一实施的制度,适用于国内每一个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比如:对大部分农民来说,黄金周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对一线当班的工人来说,订单不会因为黄金周的到来而自动延后;对服务行业的职工,黄金周意味着更加忙碌。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所谓的劳动者休息权的失衡:一部分人要增加对另一部分人的服务和劳动量!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相异:国家旅游局的一位负责人日前说,我国黄金周制度从2000年国庆节正式启动以来,共有16.3亿人出游,实现旅游收入6704亿元,拉动了交通、餐饮、商业和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专家学者则针锋相对地说,这正是黄金周制度设计的“硬伤”:不是完全从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出发,而是更加强调拉动内需,从而导致了劳动者休息权的失衡。

 

毋庸置疑,休息权是所有劳动者都应该享有的权利。专家学者从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指出:取消黄金周制度,建立一种新的、更自由、更有效、能为现代社会带来精神和物质双重享受的休假方式已是现实需要。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蔡继明建议,将现行“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的法定假日由原来的3天减为1天,分配给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个中国传统节日,今后除除夕外的61天假期,可就近结合周末双休日,凑成“长周末”,3天连放。他说,这样一来,人们一年中选择出游的时机就是6个而不是两个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文建东则建议,以弹性休假取代现有的刚性休假制度,因为“弹性、机动的休假时间有利于企业统筹安排时间,避免一刀切造成的不切合实际的情况”。

 黄金周是谁的黄金周?

我个人觉得,蔡博导的建议属于书生之论,没有多少可操作性:3天时间能游什么地方呢?倒是文教授的建议值得认真对待。去年,有关机构曾就黄金周去留问题作过一次民意调查,高达80%的人表示应该把黄金周改为可自由支配的假期。的确,带薪休假的弹性制度比刚性的黄金周法定分假日制要科学得多,人们自由支配法定的10天假期,总比集中在一个有限的时间里消费更有质量,而且这样一来,劳动者休息权失衡的问题也可望得到解决。

 

需要关注的是:弹性休假制度能真正落到实处吗?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劳动者权利还处于弱势,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相配套,一些强势企业很可能会把“弹性放假”偷换为“不放假”,弹性中劳方的自由选择很容易异化为资方的绝对专断,导致一线劳动者更被边缘化,失去刚性放假制度下还能公平享受的休息权。因此,在出台弹性休假制度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这种制度本身存在的“可能剥夺一些弱者休息权”的缺陷,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否则,不如不改。

           

(注:照片5月3日摄于厦门上李水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