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实拍郑氏宗祠 |
分类: 游荡四方 |
出过驸马爷的郑氏宗祠
福建省周宁县浦源村因中华奇观鲤鱼溪而闻名遐迩。想不到,在这个不大的山村里,居然藏着一个出过状元的宗祠—郑氏宗祠。
站在郑氏宗祠大门前,我有些困惑:宗祠大门上“郑氏宗祠”四个字怎么会是竖匾呢?我记得,在古代,只有皇亲国戚的宗祠才能用竖匾。难道郑氏宗祠还能与皇亲国戚扯上关系?
进得祠门,右侧矗立着一株千年柳杉,树高25米,胸径2.19米,村民美称其为“灵墙”。相传,郑氏始祖朝奉大夫尚公一日在此树头打了个盹,梦见自己驾船逆鲤鱼溪水进村,船上满载金银财宝,醒后以为吉祥之兆,遂立下遗愿,要以此树为船桅,建祠如舟形。后代据此传说而兴建的郑氏宗祠果真三殿相连,前窄后宽,形同古船,千年古树矗立船头,可不正是桅杆?这株柳杉腹中空而枝叶茂,历经千载不衰,不幸的是近年却突遭莫名火灾,大半已枯,只有一枝仍顽强吐绿。
肇建于南宋初年的郑氏宗祠为传统三进式古典殿堂建筑,长38米,最宽处29米,规模不算宏大。我老家有座百柱宗祠,占地比郑氏宗祠大得多。真正让我吃惊的是挂满祠内的各种匾额:
细读匾额,我才发现,从河南荥阳辗转迁来浦源村的郑氏一族在北宋年间曾出过状元、驸马爷郑南公。正厅高悬的明朝状元、礼部尚书翁正春所书“国戚名裔”和“文魁”等匾额,说的正是此事。
郑氏宗祠还有一绝,那就是祠内两侧依次陈列着历代珍藏的宗族祖牌(又称龙头祖牌),如同家谱。我看过许多宗祠,这样特殊的“家谱”还是第一次见到。宗族祖牌底座为“八仙过海”等内容的木雕,顶部为镂空龙头木刻,中间部分依次排列先祖灵牌,整个祖牌工艺精巧,玲珑剔透,堪称绝品。据悉,这是目前所知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宗族祖牌。
走出充满文化气息的郑氏宗祠,我才开始理解浦源村特殊的村落布局。郑氏先人文化底蕴深厚,按照“八卦”布局定向兴建民居:鲤鱼溪酷似太极图形,而震兑两方的池塘成为太极眼,东岸房舍取坐震向兑,西岸房舍取坐兑向震,南方太极眼一带房子则坐离向坎,北面开阔地的阳宅、庙宇多坐坎向离,使整个村落以“八卦”坐位外延而朝向中心太极。一水两岸三山,正合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造物论。村民告诉我,如果从高处俯看村落,会看到一幅惟妙惟肖的太极图。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有限,我未能爬上村旁的官山一窥究竟。但我在无意间却发现,远处的一座山形,像极了躺着的鲁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