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荡四方 |
江南行之饭局
中国人最好客。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说:“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我的这次江南之行就惊扰了许多朋友,所到之处,地主们呼朋引类设饭局,陪我热热闹闹喝一场。
这类饭局最打动我的自然是浓浓的友情,而最让我感兴趣的却不是餐厅的格调、墙上的挂饰和桌上的美食,而是满满当当一大桌人中那些神情各异的陌生面孔。有些人只匆匆见过一面,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然,有好印象,也有坏印象。
那天游罢古镇同里,回到暂居之所时已经累得不愿动弹了。恰在这个时候接到朋友电话,约我晚上喝酒。我不想辜负朋友的好意,强打精神,准时走进朋友预定的包间。刚落座,对面一老者便盯着我一本正经地说:“你这次回去将会升官。”我不点头也不摇头,反问道:“何以见得?”老头说:“天机不可泄露。”见我并不入套,老头又玩起了新花样:“你要小心一个人。”我说:“谁?”老头说:“一个和你搭手工作过的人,小个子,又黑又瘦。”我想了想,与我在主官位置上搭过档的三个人里没有长这个样的,再说,鄙人不贪不赌不养二奶,没什么需要小心的。但我不想让朋友难堪,于是笑答:“谢谢您的提醒。”酒过三巡之后,老头更是口不择言,一会提示某人要防着他的胖同事,一会又提示某人小心他的瘦领导,一会又吹嘘他是某中央领导人的座上宾,这位领导人已经指示某地给他无偿划拨300亩地建某某庙。我实在听不下去了,问他:“你认识某办主任吗?”他连声说:“认识,认识。”我告诉他,我也是“某办”主任的熟人,要不要现在给他打个电话?他没想到我会来这一手,顿时傻了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事后朋友告诉我,老头在当地许多人眼里是个“高人”,甚至相当级别的一些领导都主动攀附他。但我坚持认为,老头是个江湖骗子。我相信我的感觉。
离开苏州的前一天晚上,我又出席了另一位朋友设的饭局。这位朋友是市某局的副局长,小说也写得好。他上午还在浙江老家处理事情,听说我明天就要离开苏州去上海,下午便急急赶回来为我送行。围桌而坐的除了几位女士,还有某军分区副政委、某歌舞团团长。歌舞团团长成天在美女堆里打滚,脂粉气比较重,头发光亮得连苍蝇落上去都要滑倒。整个晚上,他没说一句正经话,不是刻薄我的朋友剧本写得臭,就是糟践现在的明星素质差,要不就来上一个荤段子,逗得大家哈哈笑。出乎意料的是,那位满头银丝的大校副政委居然比歌舞团团长还幽默。据我的朋友介绍,这位大校在西北军营呆过二三十年,甚至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呆过六七年,组织上照顾他,在他即将退休时安排他到苏州任职,安个家。这位经历丰富的老军人一上来就说:“我敬服文化人,最敬服作家,刚到江南,醉氧,不能喝酒,只能以水代酒敬三位作家一杯!”我和歌舞团团长连称不敢。老军人发话了:“作家一谦虚,我这个老兵只能钻桌底。”他一口干掉杯中的水,然后做钻桌状。我们只好硬充一回作家。这下好了,老军人频频举杯敬作家,把我们三人灌得没有还手之力。在不胜酒力的时候,我感叹道:“不做作家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大校副政委和我熟悉的部队作家周涛、李镜是哥们,他自己也是著作等身的文人!看看,多么“老奸巨猾”啊!
在饭局上进进出出的陌生面孔还有许多,但文章已经写得不短了,坚决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