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是海(隐居日记2)
(2010-04-14 17:11:25)
标签:
情感 |
很久不来,因为搬家和生病。
自从把生活必需品打了包儿,搬到这个滨海小城来,就一头栽倒在床上,发烧,发高烧。
走的时候,看见北京二环边儿的桃花都有开的了,一树一树,像舞台上的背景,城市好像醒了似的,终于开始变得美了一点儿。
我很疑惑,生病是不是因为舍不得走呢?因为这一点儿美而舍不得走?
给台风发短信:“这小城真是燕赵苦寒之地,我裹着大棉袄,连春天的影子都瞥不着。”
台风回:“北京正在下雨,苦寒苦堵,真是苦主聚集之地。”
我笑得直咳嗽,回她:“每堵车一次,就坚定一次离京决心。”
真的,堵车足以消灭我对一座城市所有的好奇心。
现在,外面终于安静下来,再听不到汽车不耐烦的鸣叫声。
虽然海在晚上是看不见的,但我知道她在那儿,在我窗外。
晚上躺在床上,从窗子里看到湿润的蓝紫色的天空,浓纯得像小时候用过的蓝紫色钢笔水;码头和轮船上的灯光有着半透明的硕大的圆形光晕,是一棵一棵橘黄色的蒲公英;月亮也是,不过是浅黄色,带着橄榄形的大花瓣,像雏菊。
我把这发现告诉阿童木。他很惊异地瞪着我,说月亮和灯都是明亮的圆点儿,边缘明显,毫不含糊。
原来是我的近视眼加散光作怪。
我是印象派。
有时候能从弥漫的雾气里听到船的汽笛声,还有一条小铁路蜿蜒在我们的小小蜗居和海之间,去往码头的小火车披着满身的电灯泡,也喜欢在夜深人静时鸣笛。笛声迂回地穿越在淡白的浓雾里,走得又远又快,我们依偎着靠在床头,觉得自己住在天边。
很多年前从海边的小城市跑出去,世界各地的走;转了一大圈,好像又回到了原地。
但当时如果不出去,不看看世界的繁华,恐怕死都不会甘心。
日子看上去像个环,但只有自己心里知道这个环没有封口,它就像一根电话线:一个又一个不封闭的连续环形,组成螺旋式前进的生命长度。
陆续听到一些新闻,矿难啊,暴雪啊,地震啊,越发感到无力。想起废名,在乱世里用文字建筑起一座又一座绝美的精神迷宫,用散文表达着中国画和古诗的意境;外界越纷乱,他的精神世界就越纯粹。这也算一种逃避吧?精神隐士,藏在自己的世界里。
人在网吧,按时收费,所以,暂时先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