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人像假肢
(2010-03-26 11:57:07)
标签:
杂谈 |
看到留言如下——
“颖紫:芥末,看你的书就好像是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我们正在冷战离婚,就象你书中说的:"心都泼出去了,又何必一定要发生什么".但是我很犹豫,因为我有一个10岁的男孩,他很优秀.我总是纠集不能痛并轻松着脱掉身上的假肢.我该怎么办?你救救我吧.”
颖紫你好:
既然你都发出SOS信号了,那我就伸出手来试试——无论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拉你一把。
你说:另一半就像假肢,装着觉得别扭,拆了又怕自己从此丧失行走能力。
建议:
做个客观的风险评估。
如果你认为卸掉假肢后的确无法行走,不如继续装着它,同时放弃抱怨,并想办法把磨合的痛苦减到最低;总好过生活不能自理,对么?
如果你决定壮士断腕,就得承担一个后果:也许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假肢了!你必须进化成女超人,独自走完全程。
选择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无怨无悔地承担后果。
除了担心不能自理,你还担心孩子。
你认为孩子是娇弱的小植物,不该经历外头的凄风苦雨。如果真是这样,你们就该努力把自家建设成阳光充沛温暖湿润的暖房,而不是充满冷落和不信任的“毒气室”。以免孩子会被洗脑,认为家庭生活就该是这样;而男女关系的典范就是自己的父母。
此外,生活从不会因为年龄而厚待谁;适者生存——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如果真有一天不得不摊牌,那与其帮他逃避,不如帮他适应。我觉得,比起遮掩和欺骗,父母在处理重大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坦率和智慧,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力似乎会更加深远一些。
还有,说实话,没人把枪顶在你头上,逼你立即做出选择吧?
老子的“无为”有时真管用:没勇气主动的时候,可以“狡猾”地选择被动嘛。
好比来到一个岔路口,不要着急选择其中一条。坐在路边等等吧,也许会搭上一段顺风车呢?
再让我们来评估一下这种“休克疗法”的风险——
最坏的结果是:旧假肢自己扔下你跑掉了。如果真是这样,就把自己修炼成独臂神尼怎么样?那也是绝顶高手啊!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假肢离开后,你才突然发觉自己原本是个健全人,从前之所以磕磕绊绊,是因为一直在用三条腿走路!
结尾处说句大实话:别信我,信你自己。
别人的帮助顶多是创可贴,“情感甲流”的痊愈最终还得靠自身产生抗体。
既然眼看着那么多人都自愈了,咱们就该对自己的抗击打能力抱有信心。
你说呢?
祝
早日回归内心平静
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