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奉松写序
(2012-09-24 09:31:26)
标签:
沭河gb2312常林钻石思想者张奉松文化 |
沂蒙,并不全是山,除北部山区之外,临郯苍是一片无垠的大平原。地处这个平原上的临沭县,三河交汇,六岸飘香,美丽富饶。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多美丽的故事,走出了许多大师级的人物,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常林钻石的出土,使这片土地更加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这里的人们,追求幸福,向往文明,创造神奇,愉快地劳作,热情地生活。所有这些,都给予了年轻的张奉松以丰厚的滋养,促使他拿起笔来,抒写所感所想,表达绿叶对根的情意。
张奉松这个从沭河岸边走出来的汉子,纯朴而又儒雅,朴实的外表之下饱藏着细腻绵长的情感和深邃幽远的思想。多年的基层工作,使他与老百姓有着天然的联系。他生活在他们中间,深切了解他们的喜怒与哀乐,艰难与忧伤,追求与幸福。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他都满含着情感,满含着爱意。而且,他就象一个独步思想者,徜徉其中,用一双泥土洗亮的眼睛,敏锐地观察,透透彻彻地看人看事,在林林总总的的生活现象之上,得出自己的所悟,让广大读者一同分享他的快乐。
张奉松给我送来了他的书稿,是他从自己的作品中精心选取的一部分,有四、五十篇之多,累计十几万字,沉甸甸的,让人很是呵护。读完书稿,一股扑面而来的乡雨村风,让我倍感温馨。无论是春雨芳草,无论是松立雪飘,无论是追忆童年,无论是秋月独赏,还有作品中随处可见的那些乡村化的微笑,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
奉松同志的的作品容量很大,涉及广泛。一类是写人记事式的,既有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怀念,又有对一些生活片断的真实记录。一类是写景状物式的,写家乡的四季,写山写水,写庄稼,写花朵。一类是沉思警悟式的,写观点,写看法,倾诉思想。这些作品大多短小精悍,看似顺手拈来,却精巧构思,自然成篇,很耐品味。
闲暇时间,我乐衷于跟众多文友坐下来,把酒聊天,海阔天空。无拘无束之感觉,温情而又快活。如今,又得与奉松贤弟相识相知。这些年来,我多为别人的作品评头论足,写几句无关痛痒的论说,但很少为别人的作品写序。此次为之序,权作与文友们的一次交流。
热爱文学,是有才情有眼光的选择。只有文学,才最接近人的心灵,接近生命的本质。但是,文学是一条很拥挤的道路,有着漫长而又艰难的旅程,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保守一颗平常心,不断地学,不断地悟,不断地读,不断地写,才能提高,才能发展,以至走向大家。祝愿奉松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