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北京人的北京记忆——观北青报高级编辑焦尚意博客摄影作品有感

分类: 转载 |
日新月异的北京城,裹挟着他的臣民追赶着时代的脚步一路狂奔,除象征性地留下一些标志性历史建筑,便摧枯拉朽,弃旧图新。在胡同里出生、成长、求学,走出巷子去上山下乡磨砺青春,又走进老宅恋爱、工作、奋斗。一辈人的记忆,被牢牢铭刻在老胡同青红的砖隙里,书写进绵延的历史中。如果没有实体去承载,那记忆便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漂泊无依,空灵无寄。北京人的记忆,就是北京的记忆,北京每走一个脚步,都应该留下一个印迹,从古至今,从帝王到黎民。那一串足印,记录了一座城市的成长历程;每一个足迹,都曾是一段鲜活的历史,而最近的这个,就是焦尚意镜头下崇文门外的断壁残垣、东四头条的朱漆大门、炮局四条的“胡同盲肠”……
去了还要再去,徜徉在上世纪的老胡同里,一路走,一路忆。老建筑上的五角星,不禁让人遥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非常岁月,恍如隔世;自行车后架上绑的驮孩子的精致小筐儿,让人想起当年骑二八加重车时把小闺女单臂抱起放在横梁上去上学,逛公园;几十年没变样的老商店,物美价廉,几分几角的买卖,解决了整整一代人的柴米油盐;那脱了皮掏了空的老墙,曾经留下过孩子们的涂鸦,大字标语,宣传广告;满街溜达的叭狗儿,满院子晾晒的五颜六色的衣物,几位下棋闲聊的老人,衣着朴素宛如农家妇人的老大妈,屋檐的枯草,脚下的石街,带锈的铁窗,摆放齐整的废品,停靠的三蹦子,还有那掏厕所的老大爷……都在相片里静默着,却又开启了老北京人多少尘封的记忆……行在其间,是一次真正的穿越,历史的车轮载着他们倒转几十年……
一个人,没有回味,便不知珍惜;一座城市,没有历史,便没有未来。或许,没有人愿意守着破旧的老屋代代相续,但谁又能割舍得掉那岁月累积的回忆?北京,从老胡同潮湿的气息和安详静谧的慢节奏中苏醒过来,他向高空生长着,向四处延伸着,向未来腾飞着。但是家里总有一些老物件舍不得丢弃,为了那一段生动的记忆,为了情感的慰藉;城市里也总该有一些古建筑需要保留,为了缅怀过去,为了清晰地看他走过的脚步。焦尚意们寻找的,不只是自己的回忆,也是一个时代的北京最真切的记忆!

(以上图片均选自焦尚意博客,表示感谢。)
焦尚意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u/1248429465
作者:郑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