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南京“鬼脸城”
宁业龙(江苏)
今年初春,南京的天气有点反常。春节刚过,就接连几个昼夜春雷轰鸣,好像提醒人们,春天已咚咚敲响古城的大门。
奇怪的很,接着又阴雨绵绵,还冷不防下了两天的霰雨,让刚刚绽放的春梅,打了一个寒颤,也让准备换春装的人们,打消了念头。
昨天下午,难得艳阳高照,我听说“鬼脸城”挺热闹,是退休老人活动的聚集场所,便兴致而来。
为何叫“鬼脸城”?说来有趣。
在南京清凉山西侧的一段城墙,相依秦淮河,有一块突出的赭红色石壁,因常年风化剥落,凹凸不平,颜色差异,酷似一幅可怕的“鬼脸”。怪石下面有一口椭圆形池塘,清澈如镜,正好把怪石倒映在水中,老南京人称它为“鬼脸照镜子。”
更有神奇的传说,三国时期,曹操亲率大军准备趁月暗之夜偷袭东吴,当战船离江岸不远处时,江面隐隐约约出现高大而狰狞的可怕鬼脸,魏军顿时吓的慌忙撤退,再也不敢冒然进犯。
传说之外,也有文字史料记载:此城筑于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据《建康志》说:“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这里所说的城,就是石头城。所以,金陵又叫“石头城”。今天这鬼脸城的真正地名叫“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
其实,早在数千年前,长江水就在石头城下流淌。到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以石头山西坡的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头城要塞。诸葛亮联吴抗曹时,亲临石头山驻马坡,观察地势后,盛赞金陵为“虎踞龙盘,此乃帝王之宅也”。
再后来,朱元璋定都金陵后,修建了明城墙,保留了六朝时期部分城墙砖。所以,这里的城墙砖大小不一,色有差异,风雕雨剥,于是便出现了“鬼脸”的墙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21世纪的今天,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无从考证。
然而,石头城的真实历史和特殊的战略要塞,是永远磨不掉的史实。今非昔比,除了形似鬼脸的城墙依旧,其他景物早已旧貌换新颜。
阳春三月,相依鬼脸城的秦淮河两岸,杨柳依依成行,枝条丝丝吐翠。
居住公园周围的休闲老人们:有放风筝空中斗趣的;有三五人聚集下棋的;也有身着运动服练功的;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个老年业余民乐演奏小分队,他们拉二胡吹葫芦丝,悦耳动听的弦律,伴着和煦的春风,飘荡在山水之间,吸引了许多游客和休闲的老年朋友。
夕阳西下,霞光照在城墙上,“鬼脸”映照在湖面上,与湖水交相辉映,绘成一幅色彩斑斓且又神秘多变的画面,诉说南京历史的沧桑和今天的天翻地覆,“鬼脸”(石头城)已成为南京旅游的金牌打卡地。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