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
父
——安徽巢湖有巢氏文化主题公园图腾柱释文
巢父,史记“尧时人”,旧说是“隐士”,其实他在中壮年时期曾荣任有巢氏族部落酋长,护民济世均有卓越功德。“巢父牵牛”是为中华成语掌故,“巢父现象”系属社会哲学命题,“巢父品格”乃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库之一宗灵魂珍典。
“巢父”,本义非人名,原系有巢氏族民众对于族长(部落酋长)的敬称和通称。然与尧舜同时而龄介其间的这一任“巢父”,其人才智秉赋非凡,管理能力超群,他赓续先辈精神,体察族民意愿,谋划开山治水,克勤耘熟垦荒,遂业举一代,德重一片,威振一方,深受族民拥戴,且与周邻部落和睦相处,受到江南淮北诸多部落仰慕,也获得了中原部落联盟总首领唐尧赏识。当心在天下情怀百姓的帝尧年老欲退时,既无意于儿子丹朱,亦未看中辅臣他酋,而巢父竟是他“禅让”的首重人选。未料巢父先以自己才德不副而委婉拒受,接着又讽阻了好友许由(颍水流域的许氏部落酋长),随之彼此相约双双辞酋行憩山林。嗣后,帝尧选得孝子虞舜,以二女(娥皇、女英)妻之,大任托之。舜受禅施政,治出盛世,史誉“尧天舜日”。对王者尧、舜胸襟博大,《论语》《孟子》《史记》竭力赞颂,贤者巢、许情操清高,《庄子》《圣贤高士传》着意评述。《汉书•古今人表》举列他俩与补天女娲氏、大哲老庄等同为“仁人”。于是“尧舜在上,下有巢由”成为传世诵辞。正缘此势,“巢父”本义发生衍化,渐成为这位巢父的个人名号和专用代称,“巢许”作为澹泊名利的古贤典型颇为后世高士所敬仰而追踪,更被巢湖流域世代居民所爱戴而敬为“仁祖”。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数千年风俗悠漫,然华夏尊祖传统不衰。有巢故里,巢父家乡,文化亘传不绝,名胜遗迹叠增,诸如牵牛巷、洗耳池、二贤祠、巢山、东山、箕山、卧牛山、高巢洞等等,均属世代居民缅怀、瞻仰、祭祀、纪念先贤的系列性物徵。一部《康熙巢县志》19卷,勘有10卷见“巢父”。清官包公出生地合肥东乡小包村,宋代之前原叫巢父村(《百家公案》)。明代开国将领靖海侯吴祯家族避祸迁舒城山里,因崇拜巢父而改姓巢吴氏(《巢氏宗谱》)。北宋国家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庐州•人物”目下首记巢父,其后依次是居巢范增、舒人文翁、庐江(舒)人元医、庐江人毛义、舒人周瑜、合肥人任环。《通志》记述:“巢,有巢氏之后,尧时有巢父,夏、商有巢国,其地在庐江,子孙以国为氏。”明清方志学者曾稽核考论,“巢,以巢父所居得名。”(《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巢之名,或曰由有巢氏,或曰由巢父”(《雍正巢县志》)。不言而喻,“巢”作为巢湖流域、合肥市域的政史根柢和文化名片,“巢父”正是这创新传承、流年四千的中轴人物。
检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谱,巢父澹泊名利的品格和让贤济世的精神,深化弘扬,与时俱进,自先夏以降,诗赋文赞者,汗牛充栋,敬仰追踪者,名士万千,且不别道释儒,无论官吏民,莫不尊巢父为楷模,为人镜,照面省心,励贤忏顽,引清新风气,韶高雅人性。令社会学家感而慨叹,“自从巢父、许由以来,到民国初年……中国隐士不下万人,其中事迹言行历历可考者亦数以千计,实在是蔚为可观。”(《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为近世曾国藩题书联帖铭右,以正家风族俗。幸当代毛泽东褒为“君子”,赞备“高尚之智德”而躬身践之,导民行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中,“巢父”是位典型的精神领袖与核心范例,“巢父品格”是一直被奉为民族传统价值体系里的一种积极、健康、清冽、真朴的基因元素,一副修身、正心、化性、导行的精神养素而颇加注重与弘扬。在加强百姓社会精神文明和公务员廉政敬业思想建设的21世纪,巢父再度被标立为澹泊名利、修身正本的古贤典范。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员宁业高撰文,癸卯夏于庐阳怡颐斋)
2023年6月2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