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二志愿填报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晓风残月
看过2月24日那篇《高考志愿——有一种选择叫“放弃”》的朋友,都知道我儿子的一批3个平行二志愿均未填报。有朋友留言说:你们对一志愿录取非常有把握,所以放弃了不必要的二志愿,如果心里没底就不敢这样了吧?其实这真的是个误会。高考志愿如何报,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每个家长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填报策略。对于我儿子来说,放弃二志愿填报,正是出于一志愿万一落榜的考虑。
假如一志愿落榜,首先我们不打算去理工农医类院校中的文科专业(不是说这些学校的文科不好,只是出于未来个人发展方向考虑),所以尽管北科大、北交大、北林大等211院校有一些二志愿机会,但是我们放弃填报;
其次,外地综合类大学如武大、山大、厦大等,往年虽然也有个别二志愿录取机会,但因其在京招生计划原本就很少,多数专业都是只招一、两个人,一志愿录取时都颇具偶然性就更别说二志愿了,并且3个平行二志愿是一次投档,如果将其放在2A的话还必须服从调剂,否则一旦退档2B2C就都成了无效志愿。电话咨询了一下学校招办,发现二志愿基本都是调剂的,而调剂的专业又不是儿子适合学的,所以这一类院校也放弃;
第三,京内高校里面首经贸、北工商常被文科生选作二志愿。北工商儿子不想去,首经贸的某些专业是他可以接受的,但假如高考分数到不了贸大的提档线而从一志愿跌下来,再减去志愿级差,想去的专业去不了,能进的专业不愿意去(见《关于首经贸文科二志愿的问题》一文),也被我们放弃了。
放弃二志愿的结果,基本注定会进入下一批次。写这篇文章并不是鼓励大家都不报二志愿,只是就我儿子的具体情况说说我个人的一种思路。晨雾老师这两年一直在给大家讲一个原则:“前面批次填报的任何学校(含专业)都应当是比后面批次志愿更喜欢上的学校(含专业)”
,看过我那篇《高考志愿——有一种选择叫“放弃”》后他曾给我发纸条说:“你的选择与我上述报考原则是一致的”,因为二批里不乏有质量较高、办学层次不逊于一批、令我们感兴趣并且儿子愿意去的学校。
综上考虑,我们主动放弃了一批的3个二志愿,将重点放在二批院校的选择上。另外,按照高招录取流程,在一批的一志愿和二志愿录取结束后,还有一次补录机会,也可以试一试运气,假如某些优质院校不幸遇上小年没有招满,就算是“抄上”啦。如理科2007年吉林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等,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西安交大、厦门大学等,2009年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都有剩余招生计划进行补录,当然这也是不能抱太大指望,权当是买彩票,毕竟文科补录好学校的机会比理科又小了很多。
以上解释了我为何放弃一批的3个平行志愿。需要强调的是,假如您的孩子在一批里能选到既喜欢又适合的学校做二志愿,那就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二志愿的录取规则,把ABC的顺序排合理了。至于我在选择二批志愿时是如何考虑的,以后有时间再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