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座桥延伸的行走记忆——关于安公桥、安丙......

分类: 行走的风景 |
家门口不远处有一座小桥,东湖的水从桥下缓缓流过,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没有东湖,那时候据说是南宋,长滩寺河流域由东而来,进入岳池城称之为灵溪水。灵溪河时涨时消,河岸两边百姓来往很是不便,时任四川宣抚史的安丙体恤民情,便在城东捐资修了一座桥,百姓感恩安丙,称此桥为安公桥。
岁月洗礼,安公桥几度因洪水泛滥垮塌复建,现存桥梁为清代重建三拱石桥。我无数次从桥头经过,春夏秋冬,看桥头古树叶枯叶落叶长,桥下灵溪河水时清时浑源源不断流淌,桥上人来人往。
安公不仅为岳池修桥,还为广安造塔。南宋时期广安城南渠江附近水流湍急,行船至此常出事故,百姓传水下有妖作怪,于是安丙主持在这修建白塔以镇水运。白塔坐南朝北,塔内塑有很多佛像以镇水妖,塔身临江一面刻有“如来须相,舍利宝塔”八个字,所以白塔又有“舍利宝塔”之称。十年前路过广安时曾远远看过白塔一眼,并拍下照片以记,那时候的白塔置身于农家荒野一隅,四周狼藉一片。
修桥一座,造福百姓一方,造塔一座,聚一方百姓信仰,这安丙到底何许人也?今年有幸有机会走进华蓥,对安丙有了诸多了解。
安丙(1148年—1221年),字子文,号皛然山叟。广安军甘溪场(今四川华蓥市永兴场)人,从小聪慧过人,宋淳熙五年(1178)中进士,至宋开禧二年(1206),历任昌州大足(重庆市大足县)主簿,新繁(成都新繁)知县、小溪(四川遂宁)县令,隆庆(四川剑阁县)通判及大安军(陕西阳平关)知州等职。
安丙,在四川主政数年,平定吴曦之乱,领兵北伐收复吴曦降金时所献四州,获宋宁宗封四川宣抚史。嘉定十二年(1219年),红巾军张福等发动叛乱,安丙再任保宁节度使兼四川宣抚使,斩乱贼张福,嘉定十三年(1220年),安丙联合西夏发动秦巩之役,败!虽败,亦一改南宋胆小畏战之印象,令金人胆寒。
宋朝项安世在《凯歌》里这样写道:“兴安有安丙,谈笑戮吴曦。伪王乱领出深谷,长史捷布登前墀。铜梁玉壘见天日,瞿塘滟滪无蛟螭。”安丙也有“自古和戎掌权柄,未闻磕头可安边”传世,可见安丙是一员南宋抗金威武不屈之大将。
安丙的威名在其家乡华蓥有着许多传说,皛然山脉的打鼓山山势险峻,高高耸峙,山上有两棵百年黄葛树,后因雷击损毁,打鼓山地底下时常发出“咚咚”如鼓声响,当地百姓传说此山曾是安丙架战鼓的地方,擂鼓声声震天下,临近的造甲沟也被百姓传说是安丙造兵器铠甲的地方。
关于安丙,已经成了华蓥的一种城市文化符号。安丙公园里,安丙铜像高高屹立,目光深邃注视着新华大道,公园里还有文化墙、安公祠、安公廊桥连接着天上街市。
三公里之外的廨院村安公桥已不再使用,浓荫遮蔽下蛮溪河溪水淙淙,清清澈澈绕回龙桥流去,这里即将开发为新的城市公园。
廨院安安静静在月台坝一隅,廨院,1219年安丙平定“红巾之乱”有功而获赐建,安丙还乡后曾在廨院办公,处理政务。在廨院寺外一青砖小屋的石墙下,泥土覆盖着重建廨院寺碑记的碑刻,露出的一角楷书阴刻字迹清晰,附近一家土墙房木门上也有着大量木刻字迹,处处都铭刻着安丙在这座城市存在的文化记号。
同样,安丙的出生地华蓥永兴场有安丙街、安丙小学,安丙故居褒先寺坐落在永兴场东,隔壁的永兴中学琅琅书声时常飘进褒先寺里。褒先寺,抗战时期广安中学曾迁址此处,直到抗战结束才迁回广安城去。
褒先寺始建于南宋,因安丙平定吴曦之乱且抗金有功而获宋宁宗赐封少师,在此为安丙建为生祠,明代毁于兵灾,清康熙初年又在原址复建。因是纪念先人安丙,便起名褒先寺。清代的褒先寺香火极为旺盛,解放后“破四旧”,寺内佛像全部清除。
走近褒先寺时,风吹得枝叶簌簌声响,寺前的池塘水波浮漾。褒先寺正在整修,大门紧闭,我们从工地侧门进入,整个寺院很是安静,永兴中学的上课铃声“叮铃铃”翻过院墙在褒先寺空中飘荡。
前殿两棵三百年的黄葛树新长的叶子蓊蓊郁郁泛起新绿,蓝天之下有着格外蓬勃生机,中殿的石榴花开正盛,枝间地上一片嫣红,五月的栀子花香溢满园,那棵八百岁的罗汉松虬枝张扬覆满小径,庭院青青、花草扶疏、树木葱郁。
四大金刚在侧厢房有些蒙尘,大肚弥勒满面笑容像似且包容且无心,断裂的佛头歪倒在墙角一隅,安丙像目视前方,不知他老人家可是在回顾一生的金戈铁马,八百年的尘烟倏尔远去。
安丙家族墓葬群位于皛然山半山一处台地之上,1996年修建公墓时发现,是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最具艺术价值的一处宋代家族墓葬,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葬群内大量的精美石刻及壁画,那技艺、那线条、那形象,一个字:“绝!”
安丙家族墓葬群共发掘有五座墓葬,安丙夫人郑氏墓、安丙墓、安丙妾室李氏墓,第四座墓葬无主,第五座是安丙孙女墓,据悉安丙孙女墓挖掘出很多宋代钱币,其余墓室基本上都已被盗。安丙家族墓葬墓室建造为仿木结构按宋代木制营造法式,斗拱棱角分明样式繁复。
墓室共有人物雕像一百多个,安丙墓墓室口武将手攥利斧暴眼鼓睛威风八面,夫人郑氏墓门口武将案剑瞋目气势腾腾。安丙墓左右各有官员列队手持笏板神态肃穆,夫人郑氏墓左右则是乐师或箫或笛或琵琶或鼓,神态各异,歌舞伎或歌或舞,姿态万千。
玄武、朱雀、青龙、白虎镇守四方,麒麟、童子、祥云、瑞兽,皆雕刻栩栩如生,当然蝴蝶、花草更是不缺,稀罕的是左右还有荔枝、枇杷,枝叶纤毫毕现果实逼真。最最称奇的是一人扎马步手执龙尾,如龙行虎步撼龙腾飞,据说那是隐喻安丙乃一员虎将如龙升天!
从安公桥,到白塔,到走进华蓥,一步步走近安丙,面对一样样令人惊叹的文物精粹,思绪乱飞,那一步步似乎像已走进了南宋文化,走进了金戈铁马,走进了八百年前的前朝往事......
注:目前,褒先寺、安丙家族墓葬都处于关闭状态暂不对外。
往期回顾
转载请提前告知
文字
喜欢行走的风景
(个人微信号可扫码添加)
原创不易,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