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馆人生

(2007-05-28 09:18:27)
标签:

茶馆人生

茶馆

两篇

人生百态

感悟随笔

分类: 梅之随笔
茶馆人生 
茶馆人生

    与我的小店隔街相望的是一家茶馆。

    赶场的日子,那里总聚集了许多乡下来的农民。除了农忙时节茶馆生意略显清淡,农闲时茶馆里总是围满了人,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有边喝茶边打牌的,这类算是茶馆里最安静的人群了。

    再有就是纯粹喝茶聊天的人,如果你有时间闲坐一隅仔细听听,你会发现此类人的话题那可是天南地北,无所不包。日常生活、天下大事,小至哪村哪户人家发生了什么,大到国家领导到了哪里哪里,甚至还有世界战事也拿上了台面,那胡侃神聊的阵势,仿佛这世界就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其实也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都有电视,有了电视与世界的距离也就近了,想要了解世界各地各样时事政治再也不用道听途说了。此类人算是茶馆里最活跃的一分子。

    乡镇的茶馆不是单一经营的茶馆,也会附带着卖酒,卖些花生米、豆腐干之类的下酒菜。俗称“喝冷酒”,此语的来历我想是因为喝酒时没有热菜下酒,仅靠那些花生米和豆腐干下酒。每当看到那些喝冷酒的人手里捻一粒花生米放入嘴中的那神态,总会在脑海里浮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形象,一碟茴香豆,温两碗酒。只是茶馆里喝酒的人群远不象孔乙己的那番穷酸可怜作派,茶馆里喝冷酒的男人们三五个一桌,边喝边聊,三言两语一激,几杯酒一下肚,雄性动物们的豪气一上来就斗起酒来,酒到酣处,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为茶馆里鼎沸的人气更添了一番热闹。

    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那些酒量低又好斗酒的人,三五几杯一下去就喝醉了,然后就在街道上踉踉跄跄,涨红着一张紫脸,吵着,闹着,胡言乱语,谁也无法阻拦他那一阵疯劲,只能眼见着他在街道上发着酒疯,直到闹嚷得累了,无力了,终于醉倒在街边睡着了。这一时,才会感觉到有片刻的清静。

    这就是乡下的茶馆,乡下茶馆里的人群喝茶的形态和城市里的虽不一样,却也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人活着,就是如此以各样的姿态享受着人生。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很久以前也写过的另一篇《茶馆》,也一并放到此处,感受一下茶馆里享受人生的另一种形态。

 

                茶馆

  闲来无事时我常爱趴在窗台上向外望,楼下前面一点有一株巨大的黄桷树,树冠展开,簇拥着文庙。

  文庙——是这座小城标志着文化渊源的建筑,几年前一直破破烂烂,后来政府终于舍得拿钱出来修葺一新。修葺一新后的文庙果然不一样了,很快那里就形成了一个露天的大茶园。入夏以来,茶馆的生意越来越火爆。一入夜,三三两两的人就散步至此,融入一张又一张的茶桌,或正襟危坐,或懒散的斜躺在老式的竹椅,或跷起二郎腿悠闲的吞云吐雾,以各自的形态享受着生活的闲适。

  四川人爱喝茶是是世人皆知的,这和地域文化是分不开的,古往今来,四川一直都是一个爱茶的地方。四川人喝茶不只是为了消暑解渴,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消磨时间,所以四川一直也给世人以懒散的都市之感。

  记忆中很小的时候我常常跑去茶馆里玩,爱听那拖长了音的叫唤:“堂倌,掺茶来。”然后远远就有了回音:“来啰。”还有那锣鼓阵阵以后开唱的川剧,虽然听不懂,但却为那种热闹而开心着。现在的茶馆是再也看不到也听不到这些了,只有那盖碗茶还一如往昔,细白的磁托碟,淡蓝的茶碗,揭开盖碗,轻轻一刮,轻柔地吹散飘浮的茉莉花茶,茶香淡淡,茶水清清,抿上一口,任由它慢慢的浸入。。。。。。光阴就如同茶碗里缓缓冒着的热气,淡淡缭绕着飘散了。

  就想能这样,花上三两块钱,泡上一碗盖碗茶,悠闲的躺在竹椅上,淡淡的品味着,享受惬意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初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