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汤泉宫培训部分心得

(2008-07-11 09:47:40)
标签:

就业

管理

自主性

要素

余世维

汤泉宫

杂谈

分类: 充电专区

2008年7月4号,余胜元董事长为我们天外天汤泉宫的全体员工安排了培训,培训内容是余世维博士的《团队建设和群体的差别》,是DVD投影播放的模式讲解的,培训前,余董事长强调了三个大点:
职场员工个人必备三大要素:诚信,责任,无私。
   
    由于我是会议室的员工,所以必须负责在DVD播放的环节中,配合余董事长的一些点评,所以不得不在音控室操作,这样做笔记的效率和内容就大大的残缺了,但是同样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以下,是我自己纪录的一些内容,相信对我的将来会很有帮助:
    团队和群体最大的不同,是因为群体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或者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群体和团队相比,其性质上有三大点要素不一样:一,团队具有自主性;二,团队具有思考性;三,团队具有协作性。这三大点,都是针对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而言的。
    首先,自主性,这要看员工自己内部的思想,“企业是谁的?”,很多人抱着“我是给老伴打工的,企业是老板的。”这种想法,这样的想法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不正确了,但正是因为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内心仍然是这样想,所以他们不断的要求加薪,奖励或者干脆跳槽,其实他们是对企业没有感情,没有对企业有感恩的心,企业给了我们饭碗,我们就应该自觉努力的一切为企业着想,怎么样才能让企业有更大的盈利。要是所有员工都这样想,那么企业的人才就不会流失。
    另外就是管理上而言,好的领导不是监督型,监督型的领导万一有事,暂时不在,那么工作由谁负责,由谁指挥和调配?员工自己能否解决?其实很多问题,领导已经权利下放了,但是作为下属,常常会把这些东西给忽视,最常见的有两种:1,不知道,不知道因自己的职务,权力有几条,容易忽视;2,混淆,弄不清楚,自己最重要的应负责事情有什么,反而常常会做一些下属应做得事情,秩序的颠倒。好的领导分为三种:核心型,参与员工的工作,以他的指令为前提,员工相互协作,大家有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相互反馈,大家有效的沟通;教练型,带领员工工作,同时督导员工的操作,作为局外人,能更清楚地发现工作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自主性,其实很简单,员工眼睛里有没有活?而不是每天站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在路过单位别的部门时,地上的垃圾有没有随手捡一下,在单位工作的时候,是不是漫不经心,是否总是在领导的催促下,才去完成一件事情。也许真的是像余世维讲得那样,“中国人,十三亿人口,可是为什么中国的汽车行业在世界上站不住脚?为什么中国的酒店行业在世界上也没有地位?就是因为自主性太差!”其实我们不拿工作来说,就拿生活中来说,现在做公交车,还有几个人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位?走在大街上满地的烟头和纸屑,每个市民随手捡起一个,丢进垃圾桶,就可以更加美化自己的城市了,但是有几个人做到了?路上的行人,东西掉了,你是否去帮忙捡起来了?看见小偷行窃,是否去阻止?小张我自问没有完全做到。社会公德,不应该让别人说了我们再去做。我愿意自己以后更加注意这些细节。
   
    其次是思考性,
    先说三个余世维讲的案例:
    中国移动得口号以前有一段时间是:“我能!”所以它的信号覆盖面最广,因为它动用了群众的力量,以前它就说,只要有人提出一个有信号没有覆盖的地方,中国移动就奖励多少多少钱。这就是点子,所以中国移动一直在中国都是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
    相比而言,在国内坐飞机,不让开手机,收音机,等一些通信设备,但是飞机上可以装卫星电话吧,没有。但是台湾的飞机上连上网都可以。
    饭前要洗手,小时候妈妈这样教育我们,上学了,老师也说吃饭前要洗手。真正我们长大了,有多少人吃饭前洗手了?特别是去餐厅吃饭,更没有几个人吃饭前会去洗手了,为什么?餐厅有洗手间,但是餐厅的洗手间是干什么的?是去上厕所的,吃饭前去那个地方,哪怕卫生做的再好,再到位,但是还有胃口吃饭么?还是台湾,有一间餐厅,就在大厅里设立了一个洗手台,上面贴着“吃饭前请洗手”。效果很不错。
    以上都是因为思考了,而且做到似乎也很容易啊。企业的通病就在这里了,企业高层管理者是起决策作用,中底层管理者是起执行与监督作用,高层只有几个人,决策只是很广泛的,但是企业的小毛病呢?其实员工最清楚,这就要集中员工的思考性,员工与领导的沟通回报,而不是汇报,汇报只是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但是很多员工的思维似乎已经定向了,从没有想过去如何改变,就拿洗澡来说,每次洗澡,是不是你都从同一个地方先开始?这些都没有注意过,因为太微不足道了,正是这些生活中的微不足道,才让我们的思维定型了。为何不试着改变一下,我今天洗澡从哪先洗,明天从哪先洗?不过,大家别光局限于洗澡这个问题上了,我只是说一个例子。
    每个人应该定期做一次“自我检讨”,想一想工作上自己哪里出问题了,该如何去解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只有不断优化的事情。我们就应该通过定期的“自我检讨”来优化自己的行动,这就是思考。当然这也关系到信息的搜集,只有大量的信息,才能充实我们的大脑,汇总,突破。最先提出手机概念的是美国,可是世界手机做的最牛的是芬兰的诺基亚。这能说盗版吗?搜集信息的作用就是为了
“模仿他人+改良优化=创新”,多少个行业都是如此,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再说一个事情,也是余世维讲的,我很赞同。西藏佛教好像有一本书叫《渡亡经》,印度(埃及?)也有一本书叫《死亡之书》,这两本书都是讲死亡的,他说他搞不懂为什么中国人有人死亡的时候会有人哭,据他说只有两种原因:一,表演,表演自己有多么的舍不得亡者的离去,让别人知道这人和亡者的关系有多么亲密;二,后悔,后悔自己没有在亡者生前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孝。但是据说亡者离世后,灵魂是要上天堂的,亲人这样一哭,他们的灵魂看见了,没准也会难受,就错过了接引灵魂的天堂之车,从此变成孤魂野鬼。要真是这样,我们也太残忍了。中国关于老人上了年纪过世有句古话,叫做“白喜”,是指年龄到了,该享福了,其实这样的观念很好,那为什么非要把葬礼搞得凄惨兮兮的,没有必要,完全可以放些死者生前的照片投影,或者他的录像片段,或者他的录音,或者诵读一下他生前做过得有意义的事情,或者有趣的事情,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另追悼者同享这些往事,相信这样才是对死者亡灵最大的安慰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