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邑】新场古镇(2)-美味的肥肠血旺,新场的烟火气息

标签:
四川成都大邑新场古镇肥肠血旺烟火气息 |
分类: 我行我走 |
时间:2021年2月21日
地点:四川成都-大邑县新场镇

凡是到过新场古镇的人,总会温馨地推荐你去品尝当地的美食--肥肠血旺,推荐最多的是周血旺,但周血旺地处小巷,不太好找。
当我们看到汪血旺时,正值饥肠辘辘,见食客众多,表明供需两旺,味道一定不会差,便决定就在此午餐。

这家经营肥肠血旺的汪家老饭店,号称是40年老店,店面宽敞,铺面两层,店家忙得不亦乐乎,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招呼食客。
座位要站等抢,站在旁边等人家一吃完,抢好位置,便大声叫店家来收拾桌子,然后再去点菜。食客是直接到厨间看菜点菜,凉菜点好自取。
实话实说,这种就餐的感觉超好,接地气,很饿很饿的时候会增加食欲。
3人份午餐:肥肠血旺(小份)30,凉拌土鸡50,炒素菜8,米饭3,一共消费91元。
味道非常好,麻辣鲜香,肥肠感口,血旺很嫩,入口即化,土鸡很香,有嚼头。
拿成都话说,那叫“巴适得板”。
貌似“尚大妈”成了新场古镇的时尚品牌。前面用叶子包着的绿、白两色的小吃叫“叶儿粑”,虽说这是崇州怀远的名小吃,但在成都周边的小镇,都有卖。
李油糕,小时候的味道。这位大叔真会宣传自己。
方形的叫方块油糕,糯米与花椒做的;圆形的叫窝子油糕,糯米粉内包豆沙馅做的。
这两样小吃,几乎充满了儿时的所有美味回忆,那叫一个香。
这叫豆豉,炒回锅肉的必备佐料,香味扑鼻,浓浓的妈妈味道,10元5个。
必须买。味道比城里卖的地道。
说实话,这种狮子球一样的豆腐乳,还是第一次看到,一般是小方块形状。
表面红红的东东是辣椒面儿,白色的小点是白芝麻。
辣椒面儿在四川酱菜制作上,简直是无处不在。
这种五香盐蛋,我不知道是怎么腌制的,这是第一次见到以这样的方式出售,2元1个,还诚挚地告知“腌熟了”,但盐蛋是生的。
我不顾家人反对(不便携带),坚持买了5个,回去一煮,蛋黄的咸度刚刚好,太好吃了。下次遇到,一定要多买点。
这也是一种咸菜,咸菜回锅肉的食材。
油豆腐,2元1个,有麻辣味,有五香味。这个我不爱吃,就像我不爱吃臭豆腐。
这家茶叶店,品种那叫一个齐全,我们买了桑叶和蒲公英。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小平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西岭红的“西岭”,自然是指上游的西岭雪山。
穿镇而过chu江河水,便是来自西岭雪山融化的雪水。
新场古镇的竹编店铺有点多呢,筛筛,簸箕,背篓,篮子,刷子等,一应俱全。
这种竹制的打酒量器,旧时常用。
摆在地上的种花神器,则是创新了。
这个古董般箱子里的书,细细看来,同样有古董呢。我看到了儿时的连环画。
我发现,很多小镇都有卖草药的地摊。民间的偏方,离不开草药。
这种把青菜切碎晒干制成的咸菜,几乎每个小镇,都能见到。
大爷慵懒地坐在这儿,晒着太阳,仿佛正在笃定地思索中,咂嗼往日的岁月。
这叫独自的狂欢?
这样的小镇场景,每次看到,心头都莫名地触动。
老屋下,矮凳上,静静地坐等,打着小麻将度日。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时光荏苒,岁月静好”。
这叫“打长牌”,大老爷们会十分投入地打,多数年轻人都不会了。
古师弹绵花,不忙的时候,也可以玩玩扑克,劳逸结合,挣钱休息两不误。
这几个大小不等的孩子,拿着粉笔,在街面的石板上,随意涂画着他们心中的图画,这就是快乐而真实的童年。
这样的场景,只能在小镇上见到了,大都市里的孩子们,在做什么呢?
貌似我惹恼了这只小狗,一直追着我叫,我就一直倒退着拍它,终于拍到一张满意的。哈哈,这是谁逗谁呢?
人声三里市,春夜一街灯。
这里有一个典故,清朝光绪年间,云南学政张锡荣拜访chu江镇伍嵩生(翰林院编修,光绪皇帝蒙师),途经新场古镇(旧称清源市),被此地的自然风光及繁华景象打动而赋诗赞美:
花外斜阳晚,云峰暗几层。
人声三里市,春夜一街灯。
竹屋容高枕,桃源梦武陵。
床头三尽剑,气欲作龙腾。
借用新场古镇一家茶楼的门联:品味人生,闲情品味人生酒,得意挥毫字画诗。
诗画牌,烟酒茶,随意而取,全凭你愿意。
人生需在取与舍,得意尽在畅快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