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ypinpa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607/2016070217324246.jpg
苏蔚, 1954年生于郑州,
197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2010年结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山水画高级研修班.先后供职于郑州市青少年宫.郑州市群众艺术馆。
崔登云:山川尽在情画中--苏蔚山水画之品味
崔登云/文
那是新世纪的第十个年头,元旦期间,我和河南几位书画大家赴京参加全国小康文化书画大赛颁奖仪式。会议期间,我们去看在京进修的山水画家苏蔚。一走进他那寝办合一的宿舍,便被墙上悬挂的几幅大幅山水所吸引。互相嘘寒问暖时,我却只顾欣赏墙上的画。我问:“这不是王时敏的《夏山飞瀑图》吗?”苏蔚笑着说:“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由惊叹道:“真像!活托现代王时敏呀!”苏蔚不好意思地笑笑。我站在那几幅巨幅仿古画前,细细地品味着。心想,苏蔚的山水画升华了,复古了,创新了,脱胎换骨了。这里我确无过份的褒溢之词,是我的其实感受。和苏蔚认识数十年,对他的山水并不陌生,但眼前这些令我耳目一新的画作,切实给了我震撼。我佩服苏蔚对艺术的追求到了十分苛刻的地步,佩服他敢于弃旧图新的那种大胆和执着。
http://www.zypinpa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606/2016062417191661.jpg
http://www.zypinpa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606/2016062417194342.jpg
山水神采。观苏蔚的山水,第一眼就感觉到有一种勃勃生气,有一种昂然傲岸的挺拔,这便是神采。明代王绂说:书画要以“神采生动为上。”神采是什么?是精神,是精髓,是美饰,是美韵。他的山水雄抜而爽气、壮美而厚重,看时如飘然起舞之彩袖,听之如弦绰之激越,细辨似有江河奔湧之涛声。真可说山川树木都有一种内涵的音律,听之如歌如诉,如弹似琴。他的每幅画,都是他精心设计,主峰挺而为帅,外合而内充,让人看到了一种英雄气慨;怀抱而敞胸,群山俯仰而错落,如壮士挽弓,力可扛鼎。山奇,观之如奔突之猛禽;树奇,观之如摇曳的云团。凡可观之山,峰竖而云绕,路曲而崖陡,让我看到的是曲径通幽,可寻隐士。树奇,山野一番幽雅之情,树树不同,诸象奇异,也可见画家的见多识广。苏蔚的山,凡相拱,凡相背,或相望,或互争,皆此以画图之奇绝为最宗。画面严谨,使其达到了较为完美的境界,皆神韵内存也。书画有神采,才可打动观众,与读者发生共鸣。看苏蔚的山水,许多人喜由近至远观,找出其自已认为闪光之处,这不是习惯,乃画眼动人也!
http://www.zypinpa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606/2016062417213350.jpg
http://www.zypinpa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606/2016062417215570.jpg
大雅风韵。凡画,不论山水和花鸟,画家都特别爱强调画面的视角效果。当然山水更是如此。古人云:山,大物也;水,活物也。其实是要求,山水画起码要掌握两个特性:大气,动态。山,乃石乃坡乃岗,均为风云不能动者。但山水有了动态,才能显出它的生命力,它的磅礴大气,它的耐人寻味的韵律。在这方面,苏蔚彻彻底底地下了真功夫。我觉得他熟练的掌握山水的三势:一曰纵拔。髙不一定就峻,矮有时是山的奇异。纵拔者,为山影像,造其形势,山势如奇,无论其髙矮、平突,均为大势;二曰连绵。连而远,远出层次,层次即为势,山有势必雄,水有势必动,雄则壮,动则活,此乃画之千古不更的定律。这种雄与活,皆是层次或阶梯造成的,苏蔚运用得十分自如,所以他的山幅幅皆可称活物。三曰深邃。深而险出幽,邃而隐显秘。山势幽而神秘,水川深而可探求。在画图的布局中,苏蔚采取了多种形式,诸如《翠满邙岭》的阶梯式构图,还是《泉润春山》的错落形造势,还是《翠峰耸奇》的三叠式图样,还是《祥云卷碧空》的品字形布局,都给观众一个最佳的视角效果,最良好的观赏角度。当然我说的是构图模式,不是几何图形,而是艺术视觉,艺术的想像力,是一种雅乐雅韵哟!
http://www.zypinpa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606/2016062417281830.jpg
http://www.zypinpa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606/2016062417284271.jpg
笔墨古趣。对中国画有人叫水墨画,还有人戏称为笔墨游戏。说到底是说中国画就是水墨功夫。我发现苏蔚的笔墨功夫十分老辣,笔法可以使山岳雄峙,骨格清奇,灵石有性,异有雷同。而他笔又多用中锋干笔,以笔造势塑形,所以山形显得特别峻峭而苍劲,又以长披麻干湿交插用笔加石之纹理,加之兼用斧劈,山形的立体感特强。画至半干,带湿点苔,又以干笔皴擦,山又出现奇异的变幻,山势如幻如梦,增加了画面的朦胧感,强烈地刺激了覌赏者那深层次的超凡脱俗的潜意识。苏蔚作画还特别注意用墨来喧染烘托,古来有墨分五色,这是大致,而墨色的轻重就是画作的层次,墨色分得越细,山壑愈幽,髙山愈远,给欣赏者的空间就大,山色则愈空灵。空灵和优雅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这与文学修养、品行操守都密切相关。苏蔚山水的古趣,也许就在于此吧!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曾和名师大家学过青绿山水,他的画作中有青绿之味,可他又有点另僻蹊径,画中稍有青绿,而绝非一般青绿。山色中略加点色,面积不大,那笔触却十分惹眼,十分令人向往。因为那里有画家别是一番风味的追求,那是大雅的追求,髙格的追求!
http://www.zypinpa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606/2016062417335553.jpg
前些时,我到郑州北区黄河岸边,那里离苏蔚的画室很近,应他之邀,和老伴一同拐到他那里赏画。赏画,真可说想啥有啥。苏蔚那不小的房舍,从客厅到走廊,从过道到卧室,除了他平时作画的一面山墙之外,几乎全部挂满了他的画作。他如数家珍般给我介绍:这是参加全国美展的作品,这是参加世界名人展的作品。这是参加省美展的作品……最后指着他正创作的两幅画,这是新作,请指教!我说实活,本人对画是外行,只是喜欢而已。便问道:你把这些都挂在墙上,却是为何?苏蔚笑道:一请名家指导,二是自己寻找差距!我说:你已是大有成就,这两年你是三级跳,前进的步伐是突破了自己,在某些方面也突破了前人,精神可喜,成绩可贺,前程可观!
作者:崔登云
著名作家,书法家,文艺评家,原河南省文化厅文化处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