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标签:
文化 |
分类: 品读 |
《归园田居》之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无疑是大文学家,有人称其两汉至魏晋时期第一人,还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诗人中只有屈原和杜甫可和陶渊明比肩,这评价就更高了。不管如何,陶公的田园诗在中国历史上居开宗立派之意义,这也是无疑的。归园田居其一是其代表性诗作,愈品而味愈浓。然而后人常将其中的两处忽视,品时却是要注意的。
一个地方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句中的三十年。若从字面上解,陶公当是误走仕途,在仕途上耗费了三十年光阴。这样解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陶渊明生卒年虽然有争议,但大体有两说,一是生于365年,卒于427年;另一说是生于376年,卒于427年。按前说陶公62岁时仙逝,按后说则是51岁去世。但无论是前者或后者,若是在仕途上奔波30年,即便是20岁入仕,也可说是一生差不多都在仕途中,陶公的归园田居,便不过是告老乡而已,与陶公不事权贵甘愿隐居故里享受清贫的记载不大相符。然而三十年又当作何解?查有关资料,原来陶渊明先后两次出仕,共历13年。一次出仕大体经历3年,另一次则是10年左右。如此便顿悟:三十年,当是三、十之意,且有强调两次之意。这和古代常用的数字说法相似。如16岁不说16,而说成二八,二八在这里不是28岁,而是两个8岁的意思。因古代女孩子到了16岁便到了婚令,被称为破瓜年华,用二八带有强调的意味。同样,陶渊明诗中不说十三年而说成“三、十”年,在这里也有强调一个三年和一个十年的意味。
还有一处,“依依墟里烟”中的里字,墟在古代江西是集市的意思,现在江西很多地方也将集叫做墟。这好理解,问题是里字,现在很多人将它理解成里外的里,墟里烟意即集市里的炊烟,很多书法人写这个字,写成繁体字,其实错了。秦代以后的里还是一种行政区划,类似于今天的行政村,表达这个意思时不能用繁体字“里”。这个里又与村不同,古代的村一般是指自然村落,里则是农村小于县和乡行政区,所以“远人村和墟里烟”构成了一幅远和近的农村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