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行日记3   九江

(2012-09-07 22:20:41)
标签:

休闲

分类: 足迹

 

  出行日记3 <wbr> <wbr> <wbr>九江
                 九江一角  

 

 

 这次之遇黄州,如异地它乡忽遇一知己,意外的惊喜了很久。然而行程的缘故,匆匆分手,颇多遗憾。那赤壁浪花,那古贤遗迹,那东坡豆腐,一晃又远去了,留下回味和念想。幸前面还有九江,使离开的脚步虽迟疑但未停止。

在赣南呆过将近10年,江西的众多名胜都去过,偏偏没有去过在赣北的九江。多少有点纠结。要知那里山拥千嶂,江环九派,“士高气清,富有佳境”自古以来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襟江带湖,背倚庐山,既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又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九江终于到了。非旅游旺季,车站人不多,但尽显豪华气派。

住下。随手翻看有关九江的资料

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对“九江称谓的说法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故“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二是据《晋太康地记》记载,九江源于“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这个“九”是实指。两个说法当都有道理。

说九江,让人耳生。但说浔阳或说江州,知道的人会多起来。这便是文学的魅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劈头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让很多人对浔阳江心生联想;而《水浒传》中宋江的“浔阳楼醉题反诗”,又让不少人联想起电视剧中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神行太保戴宗等众多大闹江州的梁山好汉。这浔阳和江州不是别处,原来就是九江。 
    远在夏、商,九江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后属有“吴头楚尾”之称。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柴桑、浔阳、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称。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浔阳、江洲著称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划为36郡,九江就是36之一。西汉时,刘邦的车骑大将军灌婴在这里凿井筑城,因之又称灌婴城。唐时,改九江郡为江洲,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阳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江洲,五代十国时,江洲是南唐道德教化之地,故改浔阳为德化宋时,复置江洲。元代改为路,元末陈有谅自称皇帝,以江洲为都明代,改路为九江府,清沿明制。辛亥革命后废除帝制,将九江府改为河阳道,共二十县,1917年设九江市,1921年3月,设九江行政厅,次年改设市政府。

从这里看出,两千多年变来变去,九江从祖上就一直很风光。显然占了地利的便宜。

九江,作为内地的港口城市,是水上的交通枢纽,自古便以“陆通五岭、势扼三江”而显重,又因“三大茶市、四大米市”而扬名。再加上闻名天下的庐山坐落于此,名山名水,这样的地方自然吸引来无数的文人骚客。李白,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等均在此放歌行吟。还有一个大文人陶渊明,竟就是九江人,怪不得他性本爱丘山,原来他这里的山,实在是不爱也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