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前些日子看了由禹州豫剧团演出的《仁昌药号》,很为吃惊,想不到禹州豫剧团有这么强的实力,从剧本创作到舞美、服装、唱腔设计、演员表演等,几乎挑不出大的毛病。演出可谓十分成功,以至于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一直站在那里鼓掌。本来,我并不太欣赏豫剧,只是想拍些片子,但却不知不觉被吸引住了,很投入地看完了全剧。
《仁昌药号》是禹州市豫剧团在去年禹州中医药节期间推出的一出新剧目,由孔凡燕编剧,“梅花奖”得主颜永江主演。演的是禹州药材的故事。禹州的中草药炮制技艺由来已久,清末是全国四大中药集散地之一。当时山陕甘川鄂皖滇等十三省的中药客商云集禹州,成立了“十三帮会馆”,专门做药材生意。禹州不仅产药,而且炮制技艺独特,“九蒸九晒”做工精良,故有“药不过禹州不香”美誉。
《仁昌药号》反映“十三帮”进入禹州,冲击了禹州当地药商的生意。“仁昌药号”大掌柜张世明以仁为本,教育商会同仁和家人“已欲立而立人”,艰难地化解了本地商人与“十三帮”客商的矛盾,以超乎常人的举动教育了本家侄子,为禹州赢得了仁义、诚信的美誉。这一点虽有点人物的完美化之嫌,解决矛盾上显得简单牵强了一些,但却有了一定的时代意义,因此不失为一出不错的好戏。
拍了一些镜头,放这里留存。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