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和西湖  白雨跳珠乱入船

(2010-09-29 23:37:41)
标签:

文化

分类: 品读



   

                                     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看到苏轼在杭州西湖时写的这首小诗,甚喜之。涂下。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

  前两句写雨前的乌云和大雨的奇观。色彩分明,比喻生动且意味微妙。“黑云翻墨”,形容天色骤变,来势汹汹,似乎要天昏地黑。然而却并“未遮山”,天光还亮,远山还看得见,乌云并未遮蔽一切。“白雨如珠般从天而下四处飞起胡乱地飞入船上”,好一个乌云骤雨。

  然而很快风起云散雨消,恢复天清水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苏东坡一生两次赴任杭州,第一次是神宗熙宁四年六月任杭州通判,时36岁,在“风景古今奇”的杭州度过三年。苏氏所处环境及当时的心境,还是比较惬意的,他的诗词文章多是描写美好湖山及四时风物之作。“西湖三面环山,中涵绿水,松柳青嶂,草满平堤。泛舟湖中,柳岸花汀,参差掩映。已而峰衔翠霭,月印波心,画舫徐牵,菱歌晚渡,游人俨在画图中也。”不足七十字的一段文字,把西湖自然景物勾画得惟妙惟肖,那观察之细微,体会之深入,描绘之精确,文字之精炼,体现出苏东坡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在苏轼眼中,西湖无时不美,无处不美。“西湖春景,霁晓最宜,柳带朝烟,桃含宿雨,芳草沿堤,与湖流映碧,更见渔舟来往,今人疑武陵源。”西湖春景,宛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西湖夏月,观荷最宜,清香徐细,傍花浅酌,如对美人倩笑欸话也”,西湖的夏景,旖旎多情,爽人心神。“西湖观月,秋爽最宜,烟波镜净,上云色淡。渔灯依岸,山树霏微,万籁俱寂,景色清奇”,秋月下的西湖,迷濛淡远,充满诗情。“西湖赏雪,初霁最宜,或登天竺高顶及南北两峰,俯瞰城里,远眺海岛,则大地山河,银溶汞结,而予以藐然若米,凌厉刚风,恍欲羽化。况则放舟湖中,周览四山,若秋涛耸涌,璀璨乘飙,而玉树琪花,丽然夺目”。雪后西湖,寂寥空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那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更使西湖名重天下,西湖由此称为“西子湖”。

    苏轼第二次到杭州赴任是在哲宗元佑四年,此时的他已54岁,仕途受挫,几度转折,百感交集,十五年的沧桑往事,人世间的盛衰离合,并入笔端“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初次通判杭州,雨中醉酒观湖的情景,浮现在苏东坡眼前的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同是雨中醉酒观湖,诗人笔下的情与景则别有天地。正如胡寅在其《酒边词序》中所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苏东坡写诗词文章是高手,可他治理西湖也是大手笔。苏轼再任杭州知州,15年不见,西湖已淤塞过半,于是他广泛听取百姓意见,上疏朝廷治理西湖“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使杭州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比喻得太确切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把湖中淤泥全都运到湖边,费时费力,事倍功半。于是他就决定堆淤泥于湖中为长堤。今天看来,苏堤虽为人作,宛自天成,有浑然天成之感,堪称苏轼一大杰作。据说“东坡肉”也是那个时候发明的,百姓感谢他给他送去猪肉,他叫人切成方块,焖煮成色香味俱佳的酥肉,分送给疏浚西湖的民工。民工则称之为“东坡肉”。二年后,也就是元佑六年,苏轼又被召还朝。一首《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既隐含了苏东坡无限感慨苍凉之意、死生离别之悲,更虑及入朝从政之堪危,真所谓在“天风海涛之曲”中,表现出“幽咽怨断之音”。下半阕“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三句,写记忆中难忘的西湖美景,更体现了苏轼对西湖的留恋之情。

苏轼和西湖 <wbr> <wbr>白雨跳珠乱入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