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谁教桂叶香

(2010-08-01 03:32:54)
标签:

文化

咏荷诗

蓬山

宓妃留枕

斜楼

神女生涯

叶香

分类: 摄影

 

 

                    风波不信菱枝弱 <wbr> <wbr> <wbr> <wbr>月露谁教桂叶香

 

好友正午偏右生性爱美,又是摄影高手。他近日拍了一组荷,看了后不免叹自然造化之神功,叹右弟摄影之了得。于是想到那传说中的美人,也想到关于荷的一些诗。

隋朝一个叫杜公瞻的,写有《同心芙蓉》,很美:“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诗仙李白写有不少关于荷的诗,有一首写得很有意境: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李白诗的后面,好像又把荷写得攀贵趋炎了。

另一个大诗人白居易也写有咏荷诗,如他写的《京兆府栽莲》就是: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白居易是感叹荷生的不是地方,不仅会“馨香无复全,颜色不得鲜”甚至会“憔悴府门前。”这是另一种写荷的角度。一般认为,荷“出污泥而不染”,白居易则是另一种眼光看荷。

李商隐的写荷又不一样,说他写荷莫若是写人。如他写得无题三首。其中的句子“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和“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等句,咏之虽令人余香满口,但细品却全充满相思之苦。写荷是次,写人是主。

李商隐

无题之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之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之三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然而人们还是更喜欢将荷花寓意美好的事物,或者是一种信念和理想:正所谓“功名利禄不强求,两袖清风醉几愁;自出淤泥独染色,宛如荷花叹风幽 ”。 在当今社会,荷的这种精神和美丽,才是人们对荷情有独钟的真正原因。


    风波不信菱枝弱 <wbr> <wbr> <wbr> <wbr>月露谁教桂叶香

风波不信菱枝弱 <wbr> <wbr> <wbr> <wbr>月露谁教桂叶香

风波不信菱枝弱 <wbr> <wbr> <wbr> <wbr>月露谁教桂叶香

风波不信菱枝弱 <wbr> <wbr> <wbr> <wbr>月露谁教桂叶香

风波不信菱枝弱 <wbr> <wbr> <wbr> <wbr>月露谁教桂叶香

风波不信菱枝弱 <wbr> <wbr> <wbr> <wbr>月露谁教桂叶香

风波不信菱枝弱 <wbr> <wbr> <wbr> <wbr>月露谁教桂叶香

  

以上图片均由正午偏右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