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和为艺术家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弹 |
昨日,朋友说王承典先生路过许昌,故大家一起前去拜访。王承典曾任公社党委书记、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副书记、淄博市文化局局长,地区副专员、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等职;现任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然而这并不是我们尊重他并去拜访他的原因,如见面后我笑说:你的官衔,只会让我们敬而远之。
只所以称他为先生,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些现任头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等等等等。让我更为尊敬的是,先生还曾是中共中央权威刊物《红旗》及后来的《求是》杂志的文艺编辑, 出版有小说散文诗歌及书画集6部。
这些光环,足以让我们这些中国社会架构底部者仰视了。
王承典的书法作品,以行书见长,落落大方、安静自然、意足灵动、走笔舒展,“蕴藉着齐鲁人文积淀的人格气质”。
中午在瑞贝卡大酒店小酌。大家酒后便海阔天空地侃。先生的知识当然远非我们所能比。他不仅拥有文学、书法、绘画等多方面深厚的审美功力,更具有从社会最基层一直到中央机关的生活工作经历。而且都是相当重要的岗位,因此他对中国社会各级各阶层的情况应该十分了解,这样的生活阅历,对官场中人说,无疑是重要甚至是宝贵至极的财富,而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则又意味着什么?
先生在仕途上算得上是成功者,在艺术上也当是如此。然而艺术和仕途,能如此珠联壁合么?怕未必。也许,先生毕精力于仕途,会有更大的发展,或者毕精力于艺术,也会有更大的成就,为官者热衷于艺术,必难以成为称职或有大抱负大成就的官,为艺术的有了官隐,也难免会分散精力而使艺术天分大打折扣。这正如我问先生:你怎么抽出那么多时间写书和研究艺术啊?先生大笑:你仔细看看我的简历,我大多时候是副职啊!
的确。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官员。一个真正的官员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所以真正在艺术上有成就的官员大多在政治上是不得意者甚至是失败者。翻开历史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个道理。发现了这个道理。若上升到政治上,就明白在治国方略上是不会也不能遵照艺术家的逻辑思维行事的。当然同理,在艺术追求上也同样是不能用官员的逻辑思维构架审美趣味的。
因此,官乎?艺术家乎?矛盾和对立是永远的绝对的,和谐和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