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范丙臣
范丙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51
  • 关注人气:1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的浆面条

(2006-08-28 06:06:17)
分类: 情感
家乡美食——永远的浆面条


浆面条如今不仅流行在我家乡的大街小巷,而且还上了星级宾馆的餐桌。再隆重的场合,再大的官,酒喝足了,肉吃够了,但还不走,等着最后再来个什么惊喜。服务小姐马上明白大家的意思:每人来碗浆面条吧?这是我们店的特色。满座立即欢呼雀跃:对对,来碗浆面条。很快满座是吸溜之声,很快人人的碗都见了底。这才心满意足地站起来,边走边议论:浆面条不错,真想再来一碗,可这肚子。哈哈。仿佛满桌的鸡呀鱼呀都白吃了,白酒呀啤酒呀都白喝了,只有这最后的一碗浆面条才真正对了胃口。有人干脆说:下次来,我只要一碗浆面条。

你瞧,这就是我们家乡浆面条的魔力。

然而,对于我来说,今天这浆面条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浆面条了。我说的浆面条是小时候吃的那种。如果人们能吃到我小时吃的浆面条,真不知还会惊喜成什么样子。

真的,我小时候吃的浆面条特别好吃,和今天吃的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虽然今天的这种浆面条已足以让人们一饱口福恋恋不舍了。

有一次妻子和我一起回老家,母亲问我:中午吃什么?我迫不及待地说:吃浆面条。母亲说:就知道你想吃,昨天我去你婶家借了点扁豆。又想起了什么,问:三爱不爱吃呀?三是妻子的小名。妻子这时不言语,只是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我,然后露出大气凛然舍身炸碉堡的神情说:吃吧,我也尝尝鲜。妻子是信阳人,爱吃米饭,不喜吃面,尤其是不喜面条。我不管她,只管和母亲张罗浆面。

一阵忙碌之后,浆面条终于做好。我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偷偷瞄妻子:见她初时端起浆面条,一付赴难似的样子;拿起筷子先在碗里搅了搅,然后小心翼翼地闻了闻,再用嘴在碗边很淑女地抿了抿,抿了后一丝惊喜在她脸上流出来,偷偷斜我一眼。我心里暗笑:不信诱惑不动你,一会儿你就不作淑女样了。

果然,我吃第二碗时,妻子的第一碗也已经快吃完。母亲这时端着碗却没有吃,说你们先吃,我喜欢凉凉吃。她一直微笑着看我们俩吃。妻子吃完第一碗时,母亲马上说:再盛一碗吧三。妻子看我一眼,说我自己来吧,你盛多了我吃不完。妻子果然自己去盛,不过不是半碗,仍是差不多满满一碗。吃完第二碗,我看看妻子,见她也正看我,明白她不好意思再吃,就故意说:吃啊,必须吃完,浆面条是不能剩的。我夺过她的碗说:来我给你盛。她顺水推舟说;那我只要半碗啊。当她接到我端给她的满满一碗面时,打了一个嗝,嘴里说着;这么多呀,吃不完你替我吃。一边却差不多仍是狼吞虎咽。

天啊,你瞧这可恨的浆面条,把一个多么淑女的的大学老师很快变得多么的不淑女。三碗,是原来饭量的一倍还多啊。

临走时,妻子悄悄对我说:咱家的浆面条是用什么做的?啥时候让咱妈教教我。说完还一付馋涎欲滴的样子。

这就是浆面条。就是我老家的浆面条。

母亲没有教她媳妇做浆面条,因为我们老家浆面条的好吃不是教出来的也是学不会的。

准确地说,老家的浆面条叫粉浆面条。为什么好吃,不是因为很久不吃馋了,也不是饿急了饿疯了什么都好吃,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吃。

我仔细研究过,老家粉浆面条只所以好吃有三个秘方:

第一个是面,自然是手工的,而且是当年的新麦面。

第二个是浆,用扁豆磨的浆,也当然是用当年的新扁豆磨的,这是粉浆面条浆味浓郁的关键。现在大街上宾馆里吃的浆面,基本都不是用扁豆磨的,更不用说是新扁豆了。扁豆是产量极低的农作物,不会大量的供应市场,即便有,也不是新的,是不是绿色的,也难说了。

第三是配料,这也是老家粉浆面的绝处。要有花椒叶汁,蒜汁,还要有霍香、浑香,艽菜和葱花要切细,芝麻盐当然不可少。这些料入锅的时机还要恰到好处,太早太晚都会夺味。而且粉浆面不可大锅去做,不然会糊。

按照这几条做出来,浆面条必定浆味浓郁,口感妙不可言。多吃几碗也就不奇怪了。

这些年不仅在大街上饭店里吃不到老家正宗的粉浆面条,回到老家其实也很少吃了。因为扁豆产量太低,一般人家都不愿种。即便谁家种了少许,也只是自己留着吃,别人也不好意去借。更何况,现今的扁豆也不如原来那么绿色了,用多了化肥,总有走味的感觉。不过老家人又发明了花生面条,就是把花生磨成浆,在花生浆里下面条,加上配好的料,同样让人口水横流爱不释口。

正宗的粉浆面条吃得少了,但它给予我的,是永远美好的回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