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最大的悲哀在于学会重造一颗地球之前先学会了毁灭地球。由于人类过于“勤奋”,短短一二百年时间就把地球花了数十亿年时间固态化的二氧化碳重新释放出来,导致全球气温跟牛市似的蹭蹭直升。照此发展,用不了多久,马尔代夫就将无岛,乞力马扎罗山就将无雪,北极就将无冰,很多美好的东西将永远成为我们的记忆。正如《无间道》中所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为了经济发展而不加节制地破坏环境,如今终于开始一点一点品尝恶果了。
正是出于不让人类自身也最终成为记忆的恶果,才有了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然而,拜丹麦是盛产童话的王国所赐,这次大会之前人们的种种期望也最终成为哥本哈根童话的一部分,导致一些人借大片《2012》中的惨状哀叹世界末日真的不远了。
其实,这是非常无知的表现。绝大多数人到现在还认为节能减排是国家和企业们的事情,与老百姓没半毛钱关系。事实上,当你用微波炉时多使用“高火”,每天少喝一杯瓶装水,都可以减缓地球气温上升的速度,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环保专员。但是,要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并行动起来,没有媒体的力量是万万办不到的。正如2010伊始,旅游卫视发起的“绿色1小时”活动,用媒体的力量通过一次简单而特别的“绿屏事件”,将全国许许多多观众的责任心和力量像水滴一样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在为保护地球贡献力量的同时,也把责任意识传递给观众,产生长更加长久的效果。
公益活动如果只产生即时的成效,而不能把成效延续下去,那就是一次失败的公益活动。事实上很多国内的公益活动都是这样的一锤子买卖,如同西药,效果来得快去得也快,完全没有达到传递公益理念的效果。而“绿色1小时”则一改以往公益活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惯例,让这短暂的一个小时成为一项长期事业的起点。
首先,这次活动成功传递了一个理念——绿色生活方式。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是把别人的钱装自己口袋里,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别人脑袋里。旅游卫视这次倡导的“绿色1小时”只是一个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让人意识到每天少开1小时空调、少用1小时电脑就可以减少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碳”的排放。生活习惯的一小步,全球气候的一大步,而且这一小步是我们轻轻松松就能做到的。为了2012不是世界末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让效果得以直观地呈现。很多时候我们参与公益活动,只是重在参与,不重效果,当然这与主办方的组织形式有着莫大的关系。“绿色1小时”则在细节上做得很到位,经过统计参加活动的人数,测算出活动期间减少的碳排放量,让参与者直观体会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当人们意识到“原来为气候变化做贡献这么容易”,那么产生的效果将是长久和持续的。
最后,引发连锁效应。媒体之间的竞争是显而易见的,旅游卫视通过这次绿屏事件彰显了自己作为媒体在公众引导和支持公益方面的社会责任,扛起了绿色媒体的大旗。这些都必然引起其他媒体的仿效和跟风,带动他们加入保护地球的行列,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让他们认识到媒体责任也是竞争的一部分,并将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一部分!
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家,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是时候该做点什么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