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最好的自己才能看到别样的人生!312@365

标签:
365健康时尚情感美食 |
分类: 新时代博客 |
人们常说:你是谁,你就会遇到谁。
我深有同感。过了半辈子,我越来越觉得:其实你遇到的人,发生的事,看似注定,其实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人。
频率相同的人会互相吸引。道德经第23章说:“德同德,失同失。”
有德行的人,会遇到同样品德高尚的人;失去德行的人,会吸引同样卑劣品格的人。梅兰芳和齐白石都是历史上的“大师”。一个是京剧碗,一个是书画家。刚到北京的时候,梅兰芳已经是家喻户晓,齐白石还不出名。
在一次展览中,梅兰芳看到了齐白石的作品,被他的才华所吸引。
不知不觉中,两人交流了一下,发现两人气质相同,于是成了知心朋友。
后来梅兰芳拜齐白石为师,学习绘画。从此,他们之间的友谊流传至今。一位作家说:
人脉不是追求,而是吸引。的确,一个人只有优秀,才能吸引同频率的人、事、物进入他的生活。
同频不是指财富、名望、地位的多寡,而是指相似的精神境界和内在修养。
在生活中,真正有实力的人,懂得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你会遇到灵魂相似的人,从而拥有一个干净的圈子和舒适的关系。
如果你不好,那见谁都没用。
道德经第24章说,“如果一个企业不站立,它将不会工作。”
踮起脚尖,虽然可以站得高,但不能稳:大步走,即使能走多远,也不能长久。
人也是如此。打铁要硬。如果你能力不够,即使别人能帮你一时,你最终也会因为内外不匹配而失去你所获得的一切,甚至导致灾难。
唐朝有个叫李健的人,虽然平日里读了很多诗和书,但是他很无知,很懦弱。
他的父亲打猎时,救了当时的宰相方。
作为对方救命之恩的回报,答应满足他们一个愿望。
我父亲说他想让李健当官。
于是,在方的推荐下,成了县长。
但由于他的懦弱和对地方恶势力的恐惧,出现了许多冤假错案,百姓苦不堪言。
最后,他遭到了谴责和监禁。
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祸。”
当一个人的才华与外在的名声和地位不相等时,他就会失去平衡,让自己陷入困境。
所以,当你不够优秀的时候,即使遇到机会,也很难把握住。即使遇到贵人,也未必是福。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按照自己的步伐走,做自己高贵的人,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人。庄子秋水曰:“井蛙不能与海对话,夏虫不能与冰对话,凡夫不能与人对话。”
眼界不同,不能多说;认知不同,不必强求。
每个人都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别人。
做最好的自己,突破原有的认知和固有的局限,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遇到更好的人。
从前,有一个富有的商人,他有很多钱,但并不快乐。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个道士,就对道士说:“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儿子不孝顺,老婆无动于衷。都是因为钱才和我在一起的。”
道长听后道:“既然如此,就把钱送人吧。”
结果,富商们用他们的钱建学校,捐给道观,帮助穷人。
再次见到龙,他非常激动地说:
我真幸运,身边都是善良的人,老婆贤惠,儿子听话。
本来富商就很在乎钱,所以很难看到别人的优点。当自己的境界提高了,就会发现别人的美好品质。
正所谓“境随心变,心生境。”外面的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显现。
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另一个自己,他们所有的特点都是你想法的体现。
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人,才能看到更清晰的世界。
作家张德芬说过,“在你之外没有别人”。世间万物都是自身的反映。
在这种人生实践中,我们在修自己的心,做自己的德。
从言传身教中提升自己,提高精神境界,开阔视野,深化道德修养。
永远有善念,永远做好事。好人好事会不期而至。
在我的余生里,我希望我们能不断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遇见最好的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