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分时节应早起

(2008-04-02 09:44:29)
标签:

春分

养生

健康

分类: 编摘
作者:刘逢军(转载于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网站)
 
今年320日是春分。春分不仅是中国24个节气之一,也是很多国家重视的日子。这天太阳处在黄经0度位置,直射赤道,地球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春分,标志着春天已过二分之一。春分至清明15天,5天为一候。前5天为初候,在南方越冬的燕子又飞回北京原来的窝巢;二候为中间5天,远处已时而响起雷声;三候的后5天,时而会出现闪电,标志着地气已经贯通,春气升。春分是个大节气。天地间阳气升发,生物的阳气生发。有的植物春分后一夜之间吐出了嫩芽。人郁在身体内部的阳气,春分后也会舒发出来。
 
尤其今年的春分不同寻常,它结束了长达一年零三个月的气郁气候。从 2007120日大寒至2008121日大寒,由于一年中燥气太过,抑制了人肝气的生发,容易使人形成肝气郁。今年121日大寒至320日春分,又是倒春寒的气候,抑制了阳气的生发,形成阳气郁的气候与时空。在这段时间,人体内容易形成内热太过,导致腹胀、便秘,睡眠不安,头痛、耳鸣,肿瘤多发等等。
 
春分后,一直到521日小满,气郁的状态基本解除,如《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所讲:“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这段话是说:气候总体上风和日丽,不冷不热,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人与天处于和谐的状态。但是,由于戊子年是火运,气候整体上偏热,人在起居饮食中仍需注意防止内火太盛。
 
在春分至小满的两个月中,气候对人的影响如《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讲:“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这段话是说,此段时间人易出现下列不适症状:淋,小便涩痛,滴沥不尽;目瞑,眼闭不想睁开;目赤,眼睛充血;内火上行头胸而产生郁热。这些症状都是内热过盛转为热邪所致。
人们在春分之后可以适当地温补身体,而不会像之前一年零三个月,稍微一补郁热即生。但是切记不要补过。考虑火运之年的因素,还是以清淡偏素食为主;喝酒、吃辣味,吃性热性寒食物要有节制。一旦身体发生内热偏盛即停温补,以防止内热太过而形成热邪。
 
春分之后不可睡懒觉、晚起床,以免抑制了体内阳气的生发。一日内,5时相当于惊蛰6时相当于春分,起床最晚莫过6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