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明星动态陈坤瑜伽普照寺 |
分类: 阅人 |

普照寺是背依北京西山的一座明代古庙,始建于1461年,文革期间遭到破坏,重修后现在成为一家不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山地瑜伽”的一个静修中心。
寺庙坐西朝东,四合布局,分为正院,北院,南院。正院门额写着“普照禅林”四个字。
屋檐上,不知轮回了多少年的小草从瓦片缝里伸出细瘦黄绿的身子。院内有珠阔大的雌雄合抱为一的银杏树,北京晴朗的秋天,一串串的银杏果子披着洒满阳光的金黄的外衣,像丰收的葡萄一样硕果累累地垂挂枝头。看见人来,树下鸟笼里的八哥就会—了了—了了—地喊着自己的名字,猫咪蜷在被阳光晒得暖和的草席上,懒懒地闭着眼睛打盹。
9月7日,上午十时多,陈坤手执捻珠,抬脚跨入正院,寻找亲人般,倍感欣喜地张望着,满是笑意。还没去过南院,刚来到走廊的茶室,就像回到了家般,落脚,不再起身。随从工作人员赶忙通知,化妆地点改到茶室,陈坤太喜欢那儿,不想走了。
一位年长的大姐用住寺师傅每天从山上背来的山泉水为陈坤沏茶。大姐说,刚看了陈坤在华表奖颁奖礼上的讲话,发觉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在“山地瑜伽”住了很长时间的萧姐抱着猫咪坐在另一边,对陈坤说,她第一次听朋友说要去“山地瑜伽”静修中心,还以为是老干部进修之类的场所,心想,那么闹腾的地方,去干吗啊?!然后,萧姐对陈坤解释说,其实,静是安静的静。没等萧姐说完,陈坤赶忙回应,萧姐,萧姐,不用解释,因为,就算是老干部进修中心,我也会当成安静的静,修行的修,在这点上,我的思维跟别人不一样。
陈坤的前世是个出家人,总之是修行人吧。剪去长发,剃了头,很有出家相。我拿着从网上下载的一张陈坤身披袈裟的打印照片准备向陈坤核对,这张照片是摄于某个法会,还是某部戏时,工作人员说,那是网上有人电脑合成的图片。怪不得!配合这张照片的新闻是陈坤欲遁入空门。
于是,大家说起空。佛法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吗?那就成了顽空。佛法说的空是相对于有而说。当你执着有的时候,佛法说空,当你执着空时,佛法又说有。其实,佛法是用善巧方便教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因为,万事万物都是众缘和合而成,没有实相的空或者有,只是因缘聚散而已。
说到形式和方法的必要和相应,陈坤兴致勃勃:瑜伽大师或是学佛证果的修行人,他会给你讲,有一种境界你也可以达到,那是结果,但过程是怎么样的呢,他必需告诉你用什么方式去做,要不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法门呢?这时,陈坤看着坐在对面的萧姐,继续说:比如,针对姐姐你,你现在怀里抱着猫,你觉得很安宁,其实这是你与生俱来的习气造成的。你想,你为什么不能抱着一个蟑螂,还这么平静,这么祥和呢?所以,和自己相应的方法和形式很重要。
听到这里,一桌人都笑。因为聊兴正浓,师傅喊大伙去食堂吃素斋时,陈坤对助理说,端这儿来吧,在这儿吃多好。我说,去参观参观庙里的食堂也好啊,陈坤征了一下,赶忙说,看,我又执着了吧。
抛去执着不说,有没有几分这些年养成的明星气呢?再比如,回程的车上,陈坤转头对后座的助理说,你跟杂志社说一下,把以前出版的《瑜伽》杂志给我寄一份。忽然,意识到什么,转身对我说,你们那里还有以前的杂志吗?
陈坤直言不喜欢自己身上的明星气,尽管他也懂得自省,提醒自己要减—要减—,可是,不由自主的一些习气还是会冒出来。陈坤说,名气越大,越受宠,现在喝个水都有人察言观色给你倒好,以前,样样不都得自己来?
可是,这就是明星的现实生活,你在得到名利享受和荣誉风光的时候,同样得付出常人看不见的辛苦,并且,内心得有相当的定力才不会在一片坦途中飘飘然。说到星途顺利,陈坤特别感慨,顺境的时候比面对逆境更不容易保持平常心。如果他前世曾经修行,那么,此生以明星的身份再来,对他来说真是一个大大的考验。
大姐看着坐在旁边的陈坤,像看着自家好不容易长大的孩子一般语重心长地说,像你这样,那么小年纪,还不懂事呢,就一把撂到娱乐圈里,就像将青藏高原的小孩忽然放到香火鼎盛,成天忙着做法会的庙里一样,真得不能怪你们,在那种环境下,有定力的是少数,没定力的是正常。
午后,拍摄开始,集体前往南院。阳光将七叶树的叶子照得碧绿透亮。
七叶树是源自印度的树种,据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在世时,印度王舍城有一岩窟,周围长满了七叶树,所以又叫七叶岩,七叶窟。七叶园是佛祖讲经说法的精舍。并且,七叶园还是佛祖涅槃后,弟子们第一次结集,统一经法的地方。
陈坤在枝叶参天的七叶树下打莲花座,双眼微闭,静静地,不说一句话。结束一个场景拍摄后的场地转换中,也没有多少话,一路哼唱着“白度母心咒”,悦耳动听。
如果不是走到哪里,都有一班工作人员随时随行,提醒你中心人物绝不普通的明星身份,看着穿一身素洁的白衣,在庙里清静的空气下闲走的陈坤,有一刻,恍惚觉得,那是一个穿越好多好多个世纪的年轮,正从恒河边走来的异国男子。
——《瑜伽杂志》2007年11月号《陈坤:一个人的能量守恒》之采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