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烛:《二泉映月》瞎子阿炳患何病双目失明?(图)

标签:
杂谈洪烛历史旅游文化 |

【无锡惠山有个玉泉观,山门前就是著名的“天下第二泉”——如今,这个景点已和一首传世名曲联系在一起了。瞎子阿炳是中国的荷马,是江南的盲诗人。《二泉映月》就是一首个人化的史诗,千古绝唱。阿炳,原名华彦钧,生于1893年8月17日。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也有人说他患的是性病:梅毒。他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盲目的琴师
洪烛

《二泉映月》真是瞎子阿炳创作的吗?那是中国的一大传奇。
解放前的《新锡日报》曾登过一篇《瞎子阿炳素描》,摘录如下,献给今天和未来所有尊敬阿炳、热爱《二泉映月》的人们:“阿炳本姓严,七岁出家为道士……崇尚李耳,诵《道德经》,能以精神致魂魄。最重丝竹,尤擅乐音。胡琴、琵琶,技法出众……二目盲,台脚不拜,街头卖艺,伴侣鸠盘扶子。夏夜月升,电炬放亮,阿炳至,人必请其唱。所唱故事新闻,老妪都解。引吭高歌,喉声苦涩,时抚婉转妙曼之琴……一曲琵琶,勾拨挑摘,小弦如私语,胡琴更神乎其术。听者欢舞。若志在抑郁,听者悲戚。或有久别故乡,闻其凄惋之音,潜潜涕下,愁肠欲断……阿炳戴圆镜,圆颅长盘,奏乐时俯身侧耳。隐迹东乡杨亭,于竹篱茅舍,鬻艺自给,农夫牧童,围而观之……”
【每日一诗】
白蛇传·三潭印月
你喜欢二泉映月。我喜欢三潭印月
并不是说我们三心二意。那就各自
坐守各自的景点。井水不犯河水
你仰慕盲目的阿炳
心里藏着的明镜
他看见了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我同情冰肌玉骨的白娘子
被压在雷峰塔下面。睁开眼睛
只能看见黑暗。比失明更大的痛苦是失去爱
西湖与太湖有多远?多情与无情
有多远?只有月亮知道
月亮知道,却不说
冷冷清清。泉水的二胡
把琴弦都弹断了
寻寻觅觅。湖水的独舞
把足尖都磨破了
月亮看得懂吗?月亮听得明白吗?
此时此刻,你或者我,才相信自己
冒充着月亮的替身。变得无限透明
脸上流下泪水,却不承认
我们大可以推到月亮身上:月亮哭了
你分析着哭的原因。我觉得太麻烦了
我只享受哭的结果。今夜的月光是有味道的
比哪一夜都好
白蛇传·灵隐寺
我在你面前许一个心愿
这并不简单:必须从一千个愿望中
挑选出最想要的那一个
请原谅我的贪婪:舍不得为了一个愿望
而放弃其余的九百九十九个
要么让它们全部实现
要么让它们一个接一个破灭
我献上一朵花,代表着一千朵花
我敲了一下钟,等于敲了一千下
听见一千次回响。每一次都跟真的一样
我转身,用了比一千次转身
更长的时间
请原谅我的贫穷:只点了一炷香
却带走了一千炷香的灰烬
我的爱是有限的,你却回报了无限
我的梦是无限的,你未加以阻扰
任其自生自灭。留下一缕缕清烟
白蛇传·南屏晚钟
不管铁打的,还是铜铸的
都是要坏的。我像生病一样生锈
掸一掸,浑身都是钟声的碎屑
千锤百炼之后,热血变冷
只是暂时的成形。还须忍受
日复一日的撞击,年复一年的消磨
才能趋向于无限透明
当身体最终变成废墟
当心愿彻底变成声音,笼罩群山与森林
才可以说:天空是我的战利品
此刻,它还是别人的
等我不在了,我的疼痛还在
呻吟还在,留给别人的耳朵听
精雕细刻的钟,昨天的紧身衣
今天再穿已显小了。我脱颖而出
变有形为无形,却又变无情为有情
满怀的心思,锦绣文章
眨眼间,蜕变为西天的彩云
说不清该得意还是伤心?
我,是自己的殉葬品
活了一辈子,只是为了追求
一个刻骨铭心的葬礼?
白蛇传·曲院风荷
很多人把这里的荷叶当成荷叶
只有我知道:这是借来的书卷
留给你读,哪怕你不一定读得懂
很多人想把这里的荷花带回家
只有我一朵也没摘:
我想把家安在这里
很多人只记住荷花荷叶
我还额外地记住了:荷花荷叶
挡不住的那个夏天
很多人认定荷花一年开一次
只有我默默祈祷:只开一次就够了
但是,一开就是千年
很多人把荷叶上打转的露珠比喻成珍珠
太落俗套了。只有我暗自猜测:
昨天晚上,到底谁在哭?
很多人根据传说来寻找西湖
只有我知道找不到了
西湖已变成传说中的传说
白蛇传·平湖秋月
秋天是分手的季节。分手
甚至来不及告别
秋天是失败的季节。即使你侥幸胜利
也毫无荣耀可言
没有人给你送行,是否就无法走远?
除了,天上的那一轮明月
在孤独中,想像着被人目送的感觉
希望它是谁它就是谁
没有人关心你的成败,他们全望着天上
只当你不存在。幸好,水里也有一轮明月
让别人去瓜分那无限的光荣吧。一个失败者
正好不受干扰地把屈辱的味道咀嚼一千遍